谈述浅析经济责任审计执行目前状况与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3)01-000-02
摘 要: 近年来,虽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目前其还存在着审计不及时,审计质量与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对其有效实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现状 对策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是就组织机构负责人在其任职期间的经济、管理职责履行情况自愿或督查、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开展的评价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客观公正地鉴定领导干部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其审计结论也是我国各级主管部门考察其管辖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责、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在实际审计活动中,由于审计人员业务水平、被审组织的配合度等方面原因,常不能准确掌握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信息,造成对被审机构及责任人任期内的业绩做出不恰当评价,导致对离任人的审计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形成审计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执行现状分析

(一)经济责任审计常是事后行为会计学论文格式

按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应先行进行审计,有结论后才能离任或处置,这样从程序上能真正强化领导的经济责任意识。从实际审计的情况来看,多数经济责任审计是“先离任、后审计”。审计工作开展时,领导干部大多已完毕人事任免、调转。因此,当审计发现存在责任问题时,会形成离任与审计脱节的情况,导致不能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严格、有效、科学的监督管理,同时对人事、组织管理部门而言也加大了管理成本,对单位组织的发展极为不利。另外,“先审后离”的经济责任审计原则如得不到坚持,也会极大地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要求存在差距

1、.经济责任审计准备时间不足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不仅需要有相应水平的审计人员,也需要有较充裕的准备时问。但实际上,由于领导干部先离后审,或审任同步等现象的存在,在时间上、材料上、准备上都极为仓促,无法妥善的对被审计人员整个任期进行审计,且由于审计期间跨度大,政策、机构、当事财务和经济主管人员变动等原因,增加了在客观上使了解当任期间事实情况的难度,容易发生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事实不清,无法正确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责任问题。

2、.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财务类论文

(1)缺乏复合型人才。目前从事专业审计的人员大多数是财务会计专业,而审计所应对的组织性质是多方面的,除企事业、院校的大致分类外,专业领域构成复杂,如专项工程技术、高新制造业、传媒等,而涉及多项专业技术的审计从业人员却极为短缺,这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会计中专毕业论文范文
(2)缺乏审计经验的积累。专业审计经验是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而来的,年轻审计人员由于从业时间较短,常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审慎和敏感性,如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式或方法,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事实、信息判断不准或抓不住重点等,效果上往往是事倍功半,审计结论自然更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3)职业素养有待强化。审计人员本应遵循即定审计原则和依据,尊重事实准确评价,但实施审计过程却极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诱导,主观上会偏离审计主导方向和思路,严重的会不遵守审计规范,简略审计程序,违背审计立场和原则。

3、.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不严谨

经济责任审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是审计人员与被审组织机构及当事人互动的过程,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情况。目前,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审计准备不充分。经济责任审计往往不能遵循审计的规范程序,在审计计划阶段充分开展审前调查,依照审计目的和原则了解被审组织的专业性质、经营发展、管理责任等背景,预先开展风险评估,因此无法制订严谨的审计计划,在确定审计范围、着手点及重点方向上常常有误,也不能进一步明确审计进度及安排具有专业背景、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达到核定审计成本及控制审计实施风险的目的。
(2)审计方法的限制。依照即定审计进度及方向,必须预先考虑如何根据事实发展变化情形采取灵活的审计方法,必要时还要考虑审计延伸,充分掌握并证实客观证据是审计评价的重要依据和根本原则。现实中往往出现审计方法受限的情形,导致审计中止。
(3)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不足。这种情况的表现主要有几类,一是单位本身内控措施不足或不当,存在管理缺位或责任交叉重复配置的问题,审计过程中难以确定事实和责任;二是存在不完整或不属实的信息,审计人员得到的信息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三是由规章制度和人为两种原因造成的客观证据不完整甚至失真,这些均需要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进一步确认及深入沟通,特别是要阐明审计责任及义务,必要时应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
(4)审计评价全面性欠考虑。经济责任审计结论通常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综合评定,纯粹以经营指标及管理责任履行情况为依据是相当片面的,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不仅有内在因素,重大的外在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当事人任期工作的表面。实际完成的经营业绩和指标与目标任务相差较远时,是否存在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政策、社会、自然等不可预测及不可抗力的影响也应是审计结论中考虑的方面。而事实上,经济责任审计本身不会将所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很难准确到位,甚至难以得到被审单位的认同。

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配套法规,提高规范化和可操作性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审计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行业或大型企业审计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行业或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操作手册和评价体系,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起来更具有操作性、规范性,以使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综合评价更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