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重于对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认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业务开展的复杂化,增加了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会计处理时,面对会计原则选择时无所适从。在我国加入WTO后提出国际惯例的真实会计信息之后,以及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之后,都大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应用。本文将在分析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新准则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应用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原则 新会计准则

一、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意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新准则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突出原则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会计论文目录

(一)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信息社会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准确和真实的会计信息,企业作为信息的使用者,决策和分析都依赖于会计信息,以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运营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但目前泛滥的违法会计假账等,致使会计秩序混乱,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我们只有推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才能够促使企业朝着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靠拢,有效避免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为了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在形式方面出现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集团和上市企业等,不同的企业对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各不相同,资本市场等的发展要求资源配置方式的多元化,将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同时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企业面对投资、融资、兼并、重组等新型业务,要求在会计处理的时候,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会计原则,因此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能够将企业经济活动真实反映出来。

(三)进入国际市场的的会计准则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要实行一体化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要求。我国加入WTO,需要按照WOT成员国的国际化会计准则,才能够加深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扩大了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其交易或其他事项,因此我国企业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推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向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提出的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对我国进入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会计新准则当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贯穿落实。这种原则不仅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而且将企业真实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反映出来,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坚持适度把握的原则

财务会计有两种会计目标观点,一种是委托责任观,要求基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客观、准确地进行会计计量,提供满足法律形式要求的会计信息,另外一种是决策有用观,要求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供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会计信息。这两个会计目标观相互矛盾统一,相互结合能够决定实质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法律形式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反映企业本身的交易实质,协调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作为修正性惯例,就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但容易与“合法性”相悖,但又不能忽略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因此需要进行适度的把握。在遵循使用前提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谨慎使用真实公允优先的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将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具有投资、融资、决策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工作,尽管在经过规范和完善之后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对会计信息披露基本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种形式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克服披露模式的固化问题和繁琐问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的效率。我们一方面要改变财务报表一直以来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譬如计提资产负债项目的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在无法确定未来流量和风险变动的时候,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的未来会计计量。另一方面是经济业务的确认,通常以交易事项的完成情况为依据,但不能够在财务报表中及时反应资产和负债情况,譬如某个企业的开户银行收到一笔应收账款,由于企业没有收到银行结算凭证,无法进行账户处理而没有入账,这时候已经收到但未入账的应收账款仍然保留在会计报表当中,年末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会造成费用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因此,在交易事项中必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详细披露。

(三)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是会计实物处理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经验、专业知识等,这也是“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选择时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会计人员容易产生会计政策的困惑,或者为某些利益主体提供粉饰会计信息的可操作空间。在融资租赁当中,租赁分类的标准通常比较抽象,譬如公允价值、现值、可用年限等,都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企业的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融资租赁当做经营性租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处理租赁业务的时候,需要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之,市场经营活动繁多复杂,会计人员如果不具备专业的判断能力,就没有办法洞察经济的实质。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知识、熟悉会计法规制度,还需要了解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和国家通用会计做法,这样才能够针对经济活动的需求,准确、可靠地实施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真实业务之间的默契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准则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运营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企业面对投资、融资、兼并、重组等新型业务时,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三是国际化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其交易或其他事项,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符合这方面的要求。而关于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具体应用,要求企业坚持适度把握的原则,并做好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将企业真实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反映出来,这样才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并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韦劲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J].财会研究,2008,(16):37-38
王婷.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合理应用[J].财会研究,2011,(11):29-30
[3]柏小燕.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和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58-62会计职业论文
[4]张红霞.对企业会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思考[J].冶金财会,2009,(5):28-29
[5]张晓林.对新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