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高职基于岗位需求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对课程进行了基于岗位需求的设计,提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企业会计岗位核算的流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及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关键词:岗位需求 高职 财务会计 课程设计
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学紧密地与工作、与岗位结合,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既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又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起重要支撑作用。但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课程改革仍需深度探索。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会计毕业论文范例

(一)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教学目标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准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就业面基本定位在中小企业。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一是定位偏高,导致选取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匹配;二是目标偏移,以讲授知识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应试为主,忽视财务会计岗位技能训练。

(二)教学模式改革不理想

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灵活适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生提出的能力本位的要求。但由于《财务会计》课程是以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为基础进行教学,知识性较强,需要记忆的内容多,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法仍较普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让教师感到无奈,失去教学热情。学生真正走上会计岗位,感到无从下手,理论和实际相脱节。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企业会计岗位核算的流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一)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设计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和企业对财务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参照市场调研情况,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能力本位”课程标准。由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共同对财务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并结合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岗位需求,将课程定位为:以辨析会计凭证、确认和记录会计事项、报告会计信息为主线,以夯实基础、强化技能为主题,以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主旨,凸显课程的核心主干地位。从财务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出发,构建项目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

结合财务会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认知规律,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设计学习领域,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领悟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构教学项目,以“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多元评价”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在引导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问,融教、学、做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案例讨论、情境角色、小组合作、启发导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教学手段,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四)以能力本位为依据,完善考核方案

建立起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课业检查与实战训练、独立思考与合作完成、校内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突出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态度及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以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安排项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相配套,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依据财务会计课程目标,按项目任务构建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兼顾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选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专业技术资格是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砝码,因此可通过讲授、实训操作等形式兼顾学生的此类需求,为其将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依据会计职业岗位需要、按会计工作过程构建实践教学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得毕业生在会计相关工作岗位上工作得心应手。为此,实践教学内容应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进行设计,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例,教师设计真实的上月及本月变动的固定资产卡片,或者直接给出原始凭证,由学生自己登记卡片,学生的任务是确认折旧方法并进行账务处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先要知道折旧的范围,确定哪些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然后根据固定资产类型种类选择折旧方法,根据所学的折旧计算方法计算月折旧额,最后做出分录。这样的过程需要将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有时个人完成会产生畏难情绪,需要相互启发、提示,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得以应用。

(三)教学内容应体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会计学生毕业论文

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纳入岗位职责,融入财务会计教学过程,并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全过程。体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会计人的行为准则,并针对具体会计岗位强化职业规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四、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从而实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做到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回归“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一)“设、问、导、解、析、拓、评”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教学模式

“设”即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旨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问”即问题引导、尝试质疑。教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尝试解决,教师质疑。
“导”即职业角色、研讨新知。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师生相互讨论。
“解”即得出结论、印证设问。教师根据学习讨论情况,适时引出结论,印证情境问题。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析”即分析归纳、整理巩固。学生尝试归纳,教师分析整理知识点,学生加深理解。
“拓”即延伸拓展、能力升华。教师紧扣教学内容设计拓展任务或深度阅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评”即多元评价、总结反思。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自我总结并反思教学过程、修正完善教学设计。

(二)“岗位设计、任务驱动、实境演练”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以岗位为主轴,以任务为主线,以实境为主题”的思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做合

一、实现毕业生与会计职业岗位的“零距离”结合。财务本科论文

“岗位设计”是以企业的会计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整合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并以此设计实训任务,将知识、能力、情感在岗位中予以融合。
“任务驱动”是从岗位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布置任务,学生在职业角色中感悟并深层理解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最终圆满地完成任务,建立自信,体会成功。
“实境演练”是在企业理财实训中心、ERP企业沙盘创业中心等实景实训场所,将某一企业发生的真实业务,完全按照实际真实的处理过程加以再现,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全真的业务处理,由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的会计主管共同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G].2010.

3.解丽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