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唐山市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形势及对策深思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唐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是影响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上看,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就业形势仍较严峻。本文从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入手,探究就业再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会计毕业
关键词:就业 再就业 就业形势 行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 城乡结构 再就业结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我国有13亿人口,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要、都复杂和艰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我们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是影响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上看,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其良性循环。

一、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

(一)从总量上分析

我市就业形势总体基本稳定,就业和再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到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40.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25.30万人,比上年减少3.0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9.86万人,增加14.7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01万人,减少了6.07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7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控制在了社会可以承受的幅度以内。

(二)从结构上分析会计论文范文

1、行业结构就业情况

第一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28万人,2009年129.2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8万人。2010年128.35万人,比上年减少了0.87万人;第二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58.20万人,2009年170.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7万人。2010年165.1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94万人;第三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25.30万人,2009年132.8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29万人。2010年141.0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8.22万人。从行业就业结构情况看,行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提高,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人数最多。

2、所有制结构就业情况

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39.58万人,2008年39.21万人,2009年38.83万人,2010年39.57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4.38万人,2008年3.35万人,2009年3.83万人,2010年3.54万人;城镇其它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33.15万人,2008年35.28万人,2009年39.16万人,2010年40.91万人。从所有制结构就业情况看,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基本处于减少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加。

3、城乡结构就业情况

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007年77.11万人,2008年77.84万人,2009年81.83万人,2010年84.0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07年330.20万人,2008年333.66万人,2009年350.35万人,2010年350.57万人。从城乡结构就业情况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加,表明我市在就业总量保持增加的同时,就业质量也有所提升。乡村从业人员在逐年增加,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渐向城镇转移。

二、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就业形势较严峻

从总量讲,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压力仍然很大。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5%,07年为4.15%,08年为4.17%,09年为4源于:论文http://www.328tibet.cn
.10%,2010年为4.06%,2011年为4.0%,近些年虽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4.0%以上。所以,就业形势仍较严峻。

(二)资源型重化工结构比重过高,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体系。年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GDP总量的60%左右: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占全市就业人口的50%以上。也就是说,我市多数就业岗位依赖于这些重化工产业来提供。而这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较高,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投入同量资本吸收劳动力的数量会相对减少,甚至会绝对减少。结果是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却相对减少,失业率不断提高,这是造成我市就业压力大的症结所在。从上面行业结构就业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市多数就业岗位由第二产业的重化工企业来提供,就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三)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比重较低,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截止2011年底,我市民营经济单位个数28万个,其中,民营企业2.06万个,个体工商户25.94万个。总体讲,数量偏少、规模小。对劳动力吸纳率较低。2011年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20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47.5%,其余多数属于国有、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民营企业不足一半,远远低于其他兄弟城市。

(四)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造成结构性失业

从供需总量看,目前全市仅铸、车、铣、钳、焊工每年需求缺口就达2万人。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到2008年技工缺口达12万人,到“十一五”末,缺口达到20万人。从结构看,目前我市高级、中级、初级技工比例为3:57:40,全国平均水平是5:35:60,而发达国家比例为35:50:15,相比之下,我市技术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差距明显,高技工比例明显偏低。

(五)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

我市小城镇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至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2.14%,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全国同类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一些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小城镇的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大多数小城镇仍处于形态建设阶段,且有“千镇一面”的现象。较低的城镇化率阻碍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延缓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应对唐山市就业再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由于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依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岗位的影响非常大。我市作为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结构尤为紧迫。

(一)产业结构调整应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

我市作为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重化工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目前就业比重也较低。因此,我市扩大就业的关键,是加快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怎么转型和发展,作为唐山市来讲,必须立足实际,一方面是在充分发挥现有重化工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向深加工、精细加工和关联产业发展,实现上游产业的资金密集型与下游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的有机结合。这样,既发挥了现有优势产业的优势、优化了结构,又增加了就业。而不是甩掉现有重化工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如陶瓷、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信息通信和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计学论文格式

(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应重点扶持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就业增长点。目前一个统计上的规律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是其全部企业的99.5%以上是中小企业,二是微型和中小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为9至15人。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每千人口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在40至55人;全部劳动力在灵活职业、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在65%——80%范围。而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行政管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每千人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并且在灵活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就业劳动力的比率也要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例。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仍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50和60年代的水平。为此,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而其关键是政府有关体制的创新和行为的规范:一要放宽对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的政府限制;二要减轻税费,废除抑制微型和中小型发展的收费与罚款体制;三要形成促进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制,全面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会计专科论文示范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学生会计论文

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在继续搞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应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来抓,突出发展与提高并重,积极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努力创优发展环境,为此:一要大力推进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即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实行现代化管理,引导企业破除作坊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二要制定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即出台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奖励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限制措施。三要改进招商引资工作促民营经济发展。即加大对大项目(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和外向型项目的引进力度,特别是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出口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项目,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切实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四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主要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继续优化政策源于:本科http://www.328tibet.cn
环境,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强化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城乡结构调整要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

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坚持农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和运输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二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创新城镇管理和建设体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促进中小城镇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三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土地管理和劳动制度改革,清除制约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农民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培训及维权服务。

(五)再就业结构调整应鼓励非正规就业

一要根据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制订和实施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二要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承担为非正规劳动组织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服务、指导、管理等职能。三要设计与灵活就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方式。要很好地解决社区服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问题,解除从事社区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徐保山;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陈乐一;扩大就业的思路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孟祥学;安徽省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杨宜勇;;2006年中国就业形势总结与2007年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11期会计专业论文范本
[5]孔德意;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