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营模式集团全球化经营方式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12-000-02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在国际化经营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并对照西方跨国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特点,为我国准备开展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提供了多种国际市场开拓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选择建议。
关键词集团企业全球化经营模式国际化经营

一、推广集团全球化经营模式必要性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市场”和“中国制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我国政府也积极鼓励和安排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是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时间短、经验少,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处在开展国际市场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如海外投资盲目、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单一、经济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国际化经营的模式选择是公司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特别是在目标市场选定之后,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国际工商管理学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集团全球化经营模式现状分析

1.全球化经营模式现存形式

所有权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模式的重要内容。七十年代以前,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主要表现为独资形式;七十年代以后,跨国公司为降低风险,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推进集团化发展,由合资形式替代独资形式,该经营模式下给予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1)独资形式。独资形式经营模式下,跨国公司注重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通过兼并或收购不仅有助于降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成本,而且还能够使跨国公司吸收被兼并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生产经营范围,真正实现了“低投入、高收益”的预期目标。
(2)合资形式。独资经营是跨国公司新型的所有权形式,该形式自产生与投入使用以来,为壮大跨国公司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近年来,国际上跨国公司相继打破传统独资经营模式,实现合资经营。总结来看,合资经营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售部分股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行股票,广泛应用东道国的各方面优势;另一方面放弃某些业务环节的所有权。如放弃销售部门、保留生产部门;放弃各个环节,保留技术和研发部门所有权;放弃所有权,保留控制经营权。

2.分散经营与协调管理的决策体制

跨国公司依据集中与分权程度差异可将决策体制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本国中心”体制。即以母公司为中心,将权力集中于母公司;二是“多元中心”体制。即以分部或国外子公司为中心,将权力分散到分部和国外子公司;三是“全球中心”体制。该体制是上述两种体制的融合体,即将权力合理分到国外子公司和母公司中。无论跨国公司采取哪一种体制,其均受下述三大影响因素的制约: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外部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制约、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的控制和协调能力。除此之外,规模大小、发展状况、专业水平高低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跨国公司决策体制的选择。

3.由专业化经营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的趋势

七十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大都以国际专业化经营模式为主。即依据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该经营模式下的跨国公司通常难以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其原因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http://www.328tibet.cn
水平高的国家,产品销售市场成熟,虽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销售需求,但跨国公司难以挤入该市场中;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跨国公司虽易于立足于销售市场中,但其销售市场不成熟,不利于跨国公司开展销售活动;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跨国公司相继打破单一种类的经营模式,实行综合化经营模式,其原因在于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单一专业化经营模式风险日益突出,而综合化经营模式有助于分散风险,促进跨国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运行。
现阶段,国际诸多跨国公司纷纷开展跨行业经营,即在保证原有产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逐渐涉足于其他行业,之后实现多种行业同时经营。

三、集团全球化经营模式策略研究

1.正确选择全球化经营模式。全球化经营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因此,跨国公司必须慎重选择全球化经营模式,首先,跨国公司做好事前准确。即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落实到市场调查工作;其次,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目标,把握跨国企业规模与需求、特点;再次,确定定量分析法(利润最大比较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比较法、成本比较分析法等);最后,合理选择全球化经营模式,并以实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原则为指导,将全球化经营模式落实到实处。整体思路如下所示:
(1)跨国公司总结发展规律,结合发展需求和特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竞争优势。
(2)跨国公司应以渐进式发展和集群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合理选择和实施全球化经营模式。
(3)确定模式选择的表现形式。从成长模式角度看,表现形式包括规模经济型、技术资源型、链节优势型及销售资源型;从市场进入角度看,表现形式包括直接投资、兼并和收购、战略联盟、许可贸易等。从组织结构角度看,其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
2.合理利用我国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对外援助政策。为促进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实施“走出去”战略,并相继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境外税收减免政策、亏损弥补政策、境外税款抵扣政策等。因此需要国内跨国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各种支持性政策,以这些支持性政策为基准,实现稳而快发展。另外,我国政府部门还出台了诸多对外援助政策,让走出国门的跨国企业无后顾之忧,从而更好的开展全球化经营。
3.规避投资风险。与国内环境相比,国外环境较为复杂,实行全球化经营的国内跨国公司时刻面临着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投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形成将给予国内跨国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影响到国内跨国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规避投资风险行为已成为国内跨国公司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需要国内跨国公司科学合理评估投资环境,准确预测投资风险,全面剖析风险形成原因,有针对于性的制定相应策略。4.坚持审时度势,从战略上引领国际化经营的发展。上世纪末,集团公司根据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作出了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历史性抉择,并矢志不移地予以实施。此后,国际化经营战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与时俱进地得到丰富和完善。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赋予了国际化经营更高、更深远的战略内涵。实践证明,战略定位的准确、工作思路的正确、发展目标的明确,是国际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5.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挥集团化的集成优势。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和探索建立有效的对外经营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努力形成适应集团化模式的国际经营新格局。加强集团公司战略管控,发挥集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形成国际经营上的集团效应。在集团利益最大化原则下,不断理顺集团公司战略框架下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努力打造本质目标一致,真诚合作、主动配合、互利共赢的生命共同体。
6.坚持开放的理念,推进企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要以开放的视野审视企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使企业的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拓展发展空间。要善于把握国际经营的特点和规律,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地主动地调整改变自己以适应国际规则及惯例的要求,方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利益分配格局中争取主动。要善于学习借鉴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国际化的程度,提升国际经营的能力。不断增进国际交往与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利用多种力量和资源,努力实现集团内外多个相关主体的共赢。
7.坚持实施人才战略,注重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国际人才队伍。把人才战略作为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符合国际经营特点的人才战略。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关键环节,注重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为国际经营人才队伍的完善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会计系毕业论文范文
李长书.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齐亚宁.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中国商贸.2012(09).
[3]张波.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研究.摘自:硕士论文格式http://www.328tibet.cn
现代管理科学.2012(04).
[4]薛求知,朱吉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战略与绩效——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与例证.上海管理科学.2008(01).
[5]王宏新,毛中根.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上海经济研究.2007(02).
[6]李婧.华为的蜕变——构建跨国营销、研发战略.经营与管理.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