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浅析环境会计学术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环境会计的计量是针对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但是环境会计针对的是更为难以计量的自然资源,如何更好的计入企业日常的账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成为了环境会计发展的一大阻力。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宏观环境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宏观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在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时,应当承认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剥夺后代人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正是经济大幅增长的好时机,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可能会处处碰壁。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并实践出这一理论,是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探索的。衍生出来的绿色经济更是成为经济界中的“旗帜”。其中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对于我国来说相对更晚了一些,所以与国外已经逐渐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相比,我们还未系统的形成一个成型的理论体系,没有一个权威定义。但就当今社会发展状况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经济生活中资源的主要消耗对象是企业。在企业的生产经过程中,大量的资源被转化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消耗着资源。
相比会计的五要素相比,环境会计也需要衡量的对象,也有与基本会计同等的五要素分法,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损失、环境收益,其他类型的环境会计要素分类在此基础上做了加减项,得出了“三要素论”、“四要素论”、“六要素论”其他三种要素理论。如何更好的计入企业日常的账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成为了环境会计发展的一大阻力。
在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信息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http://www.328tibet.cn
披露(环境报告),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很多属于宏观性的,比如,国家对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这些投资带来的效果怎样呢?就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还很难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所指的披露即披露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当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除了引伸出环境审计问题以外,也引伸出了对公司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等)问题。信息披露的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需要承担这部分责任,由于目前我国处于环境会计研究的初期,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披露的不完整,内部信息不完整或不完全披露,披露的内容可操作性差,披露方式随意等等问题。
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环境会计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邓四清认为加强企业环境治理成本支出和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对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平衡、提升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减少已有企业的原有成本已经是企业管理者头痛的一大难题,强行的加大的环境成本也很难得到良好的社会效应。从根本说,只有让经营者意识到自己虽然得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但始终只是暂时的,环境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经营,显然很少有人意识到。所以这也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又一大阻力。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宏观环境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宏观环境会计可提供给政府做决策的信息有三个方面:一是本地区现有自然资源的储存量;二是各类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补偿情况;三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计量的本地区国民净收入。政府在环境会计的应用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例在日常生活中切实的保护环境,其次环境会计往往被企业忽视,也没有确切的法规要求企业需要将环境成本等等列入到企业的费用中去。关于在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前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企业认为主要是政府强制命令,40%的企业认为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环保教育,35%的企业认为是加大对环境污染处罚力度,其他选项比例较低。这表明在我国实施环境会计,主要是靠政府强制,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会计准则的建设。虽然政府占据了强有力的主导地位,但是政府在环境会计所扮演的角色不再适合环境的会计,反而会阻碍了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政府应试图换一种出发点或者尝试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样会使环境会计发展和现有的水平更好的结合。
很明显,“环境会计”这种新型业务的出现,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提出了极高的业务素质要求。这是因为此项工作不仅是依靠会计学、依靠某些会计制度与法规就能解决的,它还需要了解一系列相关法律和相关技术指标,了解诸如尾气排放、大气质量、不同用途的水质要求和有关的国家、国际标准等等。[7]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加入对环境会计的探讨更是环境会计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但同样我们也要看到国家需要专门培养针对环境会计的人才,单方面的学习可能无法适应环境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再通过国内外的学者对已有环境会计的理解和定义,需要有更新型、全方位的人才以更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环境会计。
参考文献:
张百玲.当前环境会计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4):51-52
耿建新.环境会计、环境审计及其实施方略探讨[J].会计之友,2004(3):4-6
[3]王丽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J].经济科学,1998(6):53-63
[4]邓四清.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问题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95-96
[5]萧淑芳,米海燕.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的调查问卷分析[J].绿色中国,2004(11):45-48
[6]郑永生,胡曼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探悉[J].财会通讯 综合版,2006(11): 13-14
[7]静冬.“环境会计”离我们还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10-12-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