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补助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核算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期政府补贴企业的经济活动,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同,财政部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的基础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本文对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的特征、形式以及不同形式下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关键词:政府补助 概述会计核算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国家对企业的政府补助力度逐年加大,其中主要集中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如:对粮、棉、油等生产或储备企业给予的定额补助,这些生活必需品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国家不能任其随市场行情波动,为弥补这类企业因国家定价造成的损失,政府拨付的定额补贴。为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现行准则”。

一、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的概述

现行准则指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收到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现行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无偿性。它是政府补源于:论文大纲http://www.328tibet.cn
助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将政府补助与政府资本性投入区分开来。二是直接取得资产。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接获得的资产,包括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该项资产直接形成企业的收益。
在日常工作中,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二、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理论上讲,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有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一是资本法,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该方法适用于政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未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核销“专项应付款”。二是收益法,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收益法又分为: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是指企业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收到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作为企业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减。净额法是指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确认为对企业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现行会计准则要求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以便更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补助的有关信息。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一般情况下,政府补助被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同时与资产和收益都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获得的,用于购建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例如购建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与资产和收益都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综合政府补助项目,其中部分补助与资产相关,用于企业购建长期资产,部分补助与收益相关,用于补贴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费用与损失。以下按照上述分类对不同类别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在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
当企业实际收到政府的补助资金时,应按到账的实际金额进行计量,同时增加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即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当企业将政府补助资金用于购建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时,则该长期资产购建的会计处理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时处理是一致的,使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归集,待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结转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首先,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待长期资产的购建完成后,再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贷记“在建工程”;该长期资产完成购建并达到可供使用时起,按照该项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进行平均分摊并结转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的分配应对该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的起止时间平均分配。如相关资产提前报废或处置,尚未进行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必须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做递延处理。具体方法为:长期资产每月计划折旧或摊销时,借记“期间费用”,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同时对递延收益进行分配,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二)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方法

这类政府补助不是以“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资产”作为政策条件。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按定额标准固定获得的政府补助。须按应收金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确定是否能收到的政府补助,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损失的,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方法为:当企业收到政府拨补的用于弥补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当确认相关的费用或损失时,借记“期间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对递延收益进行分配,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三)与资产和收益都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收到的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往往部分与资产相关、部分与收益相关。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就要将这两种形式加以区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对于难以区分的应将项目整体归类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具体情况的差别选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是在项目期间内按项目进展情况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三、现行准则下政府补助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如何界定财政拨款是政府资本性投入还是政府补助

政府拨款有的对款项的用途是资本性的投入还是政府补助作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则没有清楚列示。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企业需要对政府的资本性投入及政府补助加以区分,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处理。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对企业的资产结构、利润水平及企业所得税的汇算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政府部门对政府拨款用途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依据对政府拨款采用正确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因此,建议规范政府关于政府拨款的管理办法,明确其款项的用途是资本性的投入还是政府补助,以便于企业采用正确的核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二)企业收到的财政贴息是冲减相关成本费用还是计入当期损益会计生毕业论文

财政贴息属于无条件的政府补助,一般与某项特定的贷款项目相对应,如:一定级别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补助、国家扶持产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贴息补助等。一般是企业“先付息”政府“后贴息”。按照现行准则规定,无论贷款是否与资产相关,无论贷款对应的资产项目是否交付使用,对于直接拨付给企业的财政贴息,企业在取得时统一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这种将企业在建项目在尚未交付使用时收到的财政贴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处理方法,无法体现企业资产成本核算的完整性。
建议企业在收到财政贴息时按如下方法进行分类处理:一是收到政府拨入贴息资金时,贷款对应的长期资产建设项目尚未交付使用的,且企业已将发生或计提的相关贷款利息计入资产成本的,企业应将收到的财政贴息资金先冲转已计入资产成本的贷款利息,再将剩余的贴息资金计入当期损益。即按收到的贴息资金借记“银行存款”,按计入资产成本的利息金额贷记“在建工程”,将剩余资金贷记“营业外收入”。二是收到政府拨入贴息资金时,贷款对应的长期资产建设项目已交付使用的,或者财政贴息与长期资产建设无关是属于对生产经营贷款的贴息补助,企业应将收到的资金全部计入“营业外收入”。由于一般情况下财政贴息补助都会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所以财政贴息不足承担贷款利息部分,仍按借款费用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政府拨入的搬迁补偿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现行准则未对政府拨付给企业的搬迁补偿款核算方法进行规范,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这方面的业务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建议企业在遇到上述业务时,按如下会计方法进行处理:首先,企业收到政府拨入的搬迁补偿费时,直接计入“专项专应付款”科目并对企业在资产搬迁过程中发生的清理、安装等费用进行归集处理。然后再对企业在资产搬迁中发生的费用、损失进行分类处理。一是企业因搬迁而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按照现行准则对固定资产清理核算的相关规定处理,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所发生的资产清理费用及固定资产净值等进行归集,然后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的账面余额核销“专项应付款”。二是企业因搬迁而损失的土地使用权、安置职工及其他原因发生的费用,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三是在企业搬迁结束后,应对“专项应付款”科目的余额进行结转。如果“专项应付款”是贷方余额,且余额的性质经有关法定资料证明为企业搬迁资产增资部分的源于:职称论文http://www.328tibet.cn
补偿,应转增“资本公积”。如果“专项应付款”是借方余额,则应确认为企业搬迁损失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综上所述,现行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核算方法进行较大的改进,是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在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采用了收益法核算,充分与国际核算方法接轨。在当期与以后期间损益的确认上更趋于合理。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日常的实务操作中作进一步规范。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