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SCP浅析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立足于智能手机产业的进展近况,以SCP框架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在中国市场条件下的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智能手机需求旺盛、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近况,给出智能手机产业进展的相关倡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SCP浅析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
智能手机进入中国较晚,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手机生产商的战略调整以及中国巨大的潜在用户需求,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进展也相当迅速。
智能手机销量以2002年开始逐年递增,2010年迅速增加到6079.2万台,增加率达到180.9%。根据《2011年Q4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保有量已达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并有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

1.6亿部。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反映该产业内的竞争和垄断联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反映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程度,以及考察最大企业个数的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
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集中度(CR4)达到80%以上。不难看出,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是典型的寡占市场。虽然近一年多来市场结构有所变化,不过都是几大品牌间的洗牌,大体结构没有变化。

(二)产品差别化

智能手机的在位企业相对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中国第一台本土品牌手机于2000年才诞生,智能机的起步相对更晚,而在位厂商的产品和品牌经过多年的信誉积累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而新厂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资金进行研发和促销,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进入壁垒

在智能手机领域,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国外厂商拥有成熟的技术,而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得到的只是终端的少许利润;另一方面,绝对成本壁垒还体现在元件的采购上,随着整个手机产业的急剧进展,当手机元件紧缺时,供应商一般都会优先满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厂商的需要,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采购成本才能满足对元件的需求,在位厂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潜在进入者了。
规模经济壁垒方面,像所有其他电子产业而一样,智能手机行业的在位者因规模经济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著的,厂商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各方面的成本节约。
总体来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

二、市场行为

(一)对策

1、 新产品定价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多数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限制新企业进入,在新产品的定价上采取限制性定价对策: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先订立一个较高,当其他企业陆续生产同类产品时开始降低。这种动态限制性定价对策有利于市场主导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随着的降低,一些跟随的厂商由于技术落后、缺乏规模优势等理由,最终导致亏损,不得不退出这个市场。如昔日明星产品诺基亚5230以刚上市时的1750元一直跌到2012年5月报价900元左右,跌幅接近50%。其他智能手机产品在发售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整体产品定价

由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主流智能手机生产商整体的产品定价开始越来越向中低端市场靠拢。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无不如此。

(二)产品对策

产品对策主要考虑如何开发和销售产品,以获取较高的利润。智能手机市场上,不同企业采取的产品对策迥异。比如,三星采取迎合市场需求的多产品对策: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中三星的在售产品数量达到了308款,较2010年提升百款以上,其中多数为智能手机产品。三星的在售产品数量大幅领先于诺基亚、HTC和摩托罗拉等竞争对手;同时在市场上销售着至少13款显示屏尺寸在2.8英寸至5.3英寸之间的智能手机。但该公司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却坚持单一尺寸的产品战略。然而,苹果有其独特的产品对策:高性能抢占高端市场。这样的结果是,苹果的广受欢迎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市场对高端机的需求。再加上适时地进行产品预告、与中国联通联合推出存话费送IPhone的促销活动,确实让更多消费者为之心动。

三、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转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包括厂商利润率水平、行业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及产品革新等。

(一)利润率水平

投资公司Oppenheimer在发表的一份投资报告中称,按智能手机销量计算,苹果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排在第二位,高于诺基亚。然而,苹果在智能手机产业营业收入中的份额增速更快,占到近40%,利润更是占到智能手机产业的65%。远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10%(推算数据)。尽管三星的量是最大的,但其毛利率只有13%。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市场的行业毛利率、资源配置并不理想。

(二)行业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有超过10亿的手机用户,而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仅为13%,市场潜力巨大;另外,随着千元智能机的不断普及,将进一步刺激智能手机量的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30%以上的增速,随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逐步平稳进展阶段。
艾瑞咨询探讨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量规模达到7210万台,同比增加103.1%,预计2012年是智能手机快速进展的一年,中国市场量将达到1.13亿台,增加率为5

6.0%之后的几年,智能机的量仍有增加空间,但增加率会逐年下降。

(三)倡议
(1)调整产品对策,适当向中低端市场倾斜
(2)保持核心竞争力,注重研发和革新
(3)加大通讯公司和手机制造商的合作
参考文献:
杨公仆,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06:53-56,62-64
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7.03:408-413

[3]肖翠云.我国现阶段手机行业的市场浅析[J].产业经济,201

1.11源于:会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http://www.328tiBEt.cn

[4]ZDC互联网调研中心[OL]:2012年5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浅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