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能力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技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自1959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在实行初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体制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县级政府经济发展的束缚,加大了行政成本,因而自90年代起国家开始大力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中国的“省直管县”的改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准行政“省直管县”与扩权相结合的模式,以浙江为代表;二是以行政“省直管县”与扩权相结合的模式,以海南和重庆为代表,三是以财政“省直管县”和扩权相结合的模式,以湖北和安徽为代表。理论上,“省直管县”改革会使得公共服务的提供更合理与高效。为了研究实施该体制的实际效果,本文选取了湖北省52个县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这些县市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三类:经济强县、经济弱县、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县。这三类县在2004年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之后,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财政收入能力不断加强,财政支出也不断提高,但是财政缺口扩大和财政自给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上,“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后,经济弱县的义务教育服务供给水平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医疗卫生服务在强县和弱县都出现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经济强县比经济弱县的增长速度相对更快。从各具体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角度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的实施使得各县义务教育的均等化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基础设施服务的差距则开始缩小,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县域经济总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的衡量发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提升财政能力、减少财政供养人口、加快城镇化率都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促进作用。由于“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理论和实证上的可行性及其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积极作用,切实推进该体制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实现该体制的效果,需要探索适合各省各县的多种改革模式,从而稳步提升县级财政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与“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节约行政成本,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财政基础;另外,需要重视“省直管县”改革的目标,以保证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平衡发展;最后,在改革时要注意配合其他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能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Abstract6-101. 导论10-19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1.2 文献综述11-161.2.1 关于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提供的研究11-131.2.2 关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13-141.2.3 关于“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14-161.3 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16-171.4 研究方法171.5 创新之处和不足17-192.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理论基础19-222.1 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提供19-212.2 多中心治理理论21-223. 体制演进:从“市管县”走向“省直管县”22-313.1 “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223.2 “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弊端22-233.3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沿革23-313.3.1 浙江模式24-283.3.2 海南、重庆模式283.3.3 湖北、安徽模式28-314. “省直管县”、县级财政能力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31-454.1 “省直管县”体制与县级财政能力31-404.1.1 人均GDP31-334.1.2 财政收支及财政收支缺口分析33-384.1.3 财政自给率38-404.2 “省直管县”体制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40-454.2.1 义务教育服务40-414.2.2 医疗卫生服务41-434.2.3 基础设施服务43-455. “省直管县”体制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45-545.1 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45-475.2 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47-485.3 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水平48-505.4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均等化水平50-546. “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建议54-586.1 探索多种改革模式,稳步提升县级财政能力54-556.2 配套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基础55-566.3 明确改革目标,保证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平衡发展56-576.4 配合各种影响因素,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7-58[参考书目]58-63后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