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珍品钱币入眼来(上)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钱币博物馆对历代钱币的蔚为大观,博物馆的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他文物达上千余种、约30余万件。这30余万件藏品穿起了历史,形成了系统完整、内容、脉络清晰、内涵博大的古代钱币文化。
的馆藏是一部生动的中外钱币历史发展的教科书,每枚钱币的背后,还隐藏着生动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币海撷英,这里向读者钱币博物馆几件极具学术价值和价值的钱币珍品。
三孔布
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是青铜铸币,其可分为刀币、布币、圆钱、蚁鼻钱四大品种。布币产生于春秋早中期,盛行于战国,是由农具“钱”演变而来。“钱”是古代一种农具的名称,形状类似今天的铲,铲状工具曾经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金属货币铸造成铲状。“布”最初为麻布之意,“麻布”在古代也曾交换媒介。
布币依形制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战国时期,铸造工艺改善,空首布演变为平首布,柄端不带有銎,通体小于空首布,重量也较轻。平首布种类,形制不同,有桥足布、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锐角布之分,不同地区在形制上互有差异。布面都有文字,大都表示地名或面值,背面无文或有数字。
在圆足布中,有一种形制极为特殊的品种,那“三孔布”。三孔布的特点【会计论文范文】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首和两足各有一圆孔,故称三孔布;币面有文字,较难考证,有安阳、比阳、上、宋子、无终等地名。三孔布分为大小两等,大布的背文为“一两”,小布的背文为“十二朱”,了当时的衡制变化,原来的“”被“两”、“铢”取代。铸造和流通的时间很短,传世和出土极少,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三孔布出土于山西、河北二地,关于铸造国别【会计论文】,钱币学界有一定的争议。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为赵国铸;二说为秦国铸;三说中山国铸。三种说法,从论证,以系战国晚期赵国铸币居多。因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为赵地,三晋亦用“朱”、“两”为重量标度。
钱币博物馆馆藏有一枚三孔布,重8.2克,长51毫米、宽24.8毫米。形体规整,文字清晰,通体布满绿锈,面、背周沿有边廓,铸造精美,品相极佳。面文释读为“”,背文有记重“十二朱”三字。十二朱是我国古代衡制重量单位,朱者,铢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二铢为半两。可知,三孔布在古代货币史上占有位置,它开拓了铢两货币的先河。
据考证,的三孔布大概三十余枚,且流失海外。钱币博物馆的这枚三孔布学术价值极高,对于研究三孔布的形制、考证衡制演变和地名考证等十分的意义。
楚国“视金一朱”铜钱牌
上个世纪八十年中后期,在湖北的大冶、蕲春、阳新等地了一种长方形铜钱牌。钱牌,一律呈长方形板状,面、背四周边缘均有廓,两面均饰有勾连形卷云纹,正面有两道同心圆圈,两道圆圈内有文四字,右旋读。因为出土数量不多,存世罕见,所以钱币学界对其定性存有一定的争议。据专家考证,铜牌应为战国中晚期楚铸造的一种青铜货币,因此种铜钱牌出土时多伴有楚国青铜器和蚁鼻钱,从而证明了铜钱牌是楚国之物。
钱币博物馆藏有一枚楚国“视金一朱”铜钱牌,重26.7克,长89毫米、宽28.6毫米。正面铸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凸棱,构成环钱形状。其内圆凸棱高于外圆凸棱,圆心内有一低于凸棱的十字筋;两凸棱之间有旋读篆书“视金一朱”四字,其书法清秀朴拙,颇具古意。关于“视”,旧曾释读为“良”、“白”、“现”等字,今释为“视”,谓等同、参照、对比之意。
此系列铜钱牌有“一朱”、“二朱”、“四朱”之等级差别。四朱铜牌长13~13.1厘米、宽4厘米、厚0.3~0.32厘米,重110~137.5克,外圈直径3.1厘米、内圈直径1.6厘米。二朱铜牌长10.5厘米、宽3.6厘米、厚0.15厘米,重59.8克左右。一朱铜牌长9.2厘米、宽3.1~3.2厘米、厚0.15~0.2厘米,重34~39.9克,外圈直径2厘米、内圈直径0.8厘米。,“四朱”牌是“二朱”的两倍,是“一朱”的四倍。据考证其系楚国用来与金版互为兑换的地方性货币。楚国以盛产青铜、黄金和白银而著称,加之先进发达的冶炼铸造技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货币体系。楚国又是大量使用黄金称量货币的地区,楚金版上多钤有文字,交易时可分割使用。铜钱牌从文字和重量上浅析【会计论文】,一枚“视金一朱”铜钱牌可兑换黄金一铢,“视金四朱”则可兑换黄金四铢,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高额货币。
,铜牌出土二十余枚,“见金”系列铜钱牌的出土数量有限,故而十分珍稀,是研究先秦时期楚国币制的实物。
唐代“杨国忠进”银铤
银两因是称量货币,形状如何并不影响使用。其只铸成普通的块状物,但形制、铭文、铸造、规格随和地域不同而区别,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透过银两的外形、文字使用情况,硕士论文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钱币形制、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历史人物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唐代白银货币用于租税、赏赐、进奉、贿赂、军费、官俸等,以前三项为最,形制以银饼和银铤为主,出土的以银铤居多。许慎注《淮南子》说:“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铤是一种经过冶炼还形成器物的金属坯料,有一定的形状,大致为长条形。唐代银铤有长条版状和船形两种形式。
面值和重量大小,唐代银铤分五等,即五十两、四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每两约合现在的42克。银铤正面錾有铭文,有的很长,有七八十字,内容以进奉为主,表示下级官吏向上级官吏进奉或上级向皇上进奉,有的还注明铸造时间和重量。
唐代“杨国忠进”银铤重2046.3克,长316毫米、宽74毫米、厚11.4毫米。该银铤为长方船形版状,系浇铸而成。表面锤槌平整,略显锤痕,正背面均有因使用时验明成色而留下的凿痕。正面刻有“鄱阳郡采银丁课银壹铤伍十两”、“专知官乐平县尉卢枳典程晟匠张洽”字样,背面刻有“专知诸道铸钱使司空兼右相杨国忠进”字样。这枚银铤的形制完全唐代铸造的錾刻形式,首起三字“鄱阳郡”錾明是地名,“采银丁课银”代表了铸造此银铤的来源。唐代铸造银铤的白银来自各项税收,因为当时实行“租庸调制”,政府对税收租庸均有严格规定,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庸、调原与正租一样,计丁课收,是正税。唐朝的税收中有些是由朝廷派“专知官”负责的,在铭文中就强调。专知官是唐代派某一官吏专任兼任主持管理某项工作时的称谓,专知官因职务大小不同而有等级之分,最高的专知官带有“使”的名义,代表唐代朝廷,“专知诸道铸钱使”,就代表朝廷专管铸钱事的官员。
这枚银铤的品相十分完好,从铭文考释来看,它承载的信息量有内涵。其铭文标明“五十两”,实际重量为2046.3克,非常标准,铸造得非常规范(唐代伍拾两银铤重量在1950~2115克)。铭文明确表示为“杨国忠进”的银铤,在全国少见,它是研究唐金银铸币铸作铭文的珍贵,是唐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