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企业职工食堂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方便职工工作,职工食堂的管理形式越来越,论文范文食堂费用的核算却比较头疼。文章着重讲述了食堂费用的列支,涉及的会计核算,并从食堂进货渠道和经营方式浅析【会计论文】,选择何种经营方式和进货渠道于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
【会计论文范文词】 职工食堂; 会计核算; 税务风险
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所属职工食堂经常到大型超市、便利商店、集贸市场购买米面油、肉蛋菜等食品,更多出于经济因素考虑,集贸市场购买在整个食品支出构成中占绝大,除大型超市外,便利商店、集贸市场购物正规的,通常销售方以收据或白条充当收款凭证,企业对的收据或白条如何核算,会计人员的一大困惑。会计人员如何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增收节支,会计人员的又一大困惑。法律法规,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会计论文】粗浅的探讨。

一、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面对真实经济业务的这些收据或白条,论文格式范入账?又如何核算?

(一)这些收据或白条凭证报销

会计人员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十四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企业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都必须遵守此法。
企业职工食堂的收据或白条,是实际经济业务填制的,是真实的,属于不合法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法细则》十二条“不规定的是指开具或的是应经而未经税务机关监制,或填写项目不齐全,内容不真实,字迹不清楚,加盖财务印章或专用章,伪造、作废其他不税务机关规定的。”此项规定可知,职工食堂收到的收据或白条属于不合法原始凭证,《会计法》第十四条是报销凭证的。

(二)职工食堂的会计核算

有企业习惯地,只要是供本单位员工就餐所发生的费用就在福利费项下核算。实际上,这笔费用如何处理,还要看食堂费用的税务属性、核算形式及内容,简单地下论文范文。
一般来说,供本单位员工就餐所发生的费用核算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公司食堂由本公司自行派员管理,纯粹的内部食堂,启用的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时可避开员工外出就餐所的卫生、劳动纪律等管理上的不确定性。企业职工食堂真实、合法的票据后,《会计准则》等规定,确认负债及相应的成本、费用。企业开办职工食堂企业职工福利的一种,属于职工劳动酬劳的辅助形式,在会计上应付职工薪酬确一项负债。《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职工的服务而给予形式的酬劳其他支出。职工薪酬(二)职工福利费”。财政部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文件中对职工福利费用明确“一、企业职工福利费……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这项规定企业职工食堂经费补贴(含食堂购买职工就餐所需物品)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通常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二级科目职工福利费核算。职工薪酬确认负债同时,职工服务,确认成本和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条“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负债……应当职工服务的受益,下列情况处理:(一)应由生产产品、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职工食堂的购物支出职工工作岗位确定受益,车间人员支出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基建人员支出计入在建工程科目;管理人员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支出计入销售费用等等。
会计分录如下:
职工补贴标准计提福利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
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实际支付食堂补贴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实际中有的公司却把食堂的功能给“活学活用”了。比如,有的公司在过节时食堂给员工发放大米、油等福利,这时公司应按工资薪金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有的公司在食堂内部设包间,用于公司招待客户之用,这时产生的费用应在业务招待费项下核算;还有的公司出于公共关系的,将过年过节送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礼品也记在食堂的账上,这就更按福利费来处理了,而应礼品的税务属性另作判断。
还有一种将公司食堂或全部外包。外包的形式又分两种。一是将公司内部职工食堂外包给社会餐饮企业,员工就餐时凭公司发放的食堂卡刷卡吃饭,超过定额个人负担,结余发放并代扣个人所得税,凭报销的形式,提取卡上未消费的余额。公司每月与食堂外包企业先前确定的人均消费标准支付员工就餐费用,并将此费用计入公司福利费科目中核算。这与所讲的纯粹意义的食堂的核算策略会计专业论文一样,只是食堂经营形式上的不同而已。二是由公司食堂用房,社会上的餐饮企业承包食堂。双方商议,承包的餐饮企业在本公司员工就餐需求之外,对外经营,餐饮企业工作餐的费用与食堂用房的房租相抵,余额多退少补。外部的餐饮企业参与到公司内部的食堂管理,无可厚非,但公司食堂外包是在公司福利费项下核算的。因为它已不属于公司非货币性补贴,以的形式补贴员工的工作餐费用,与企业发放货币论文范文两样。房租顶账,换取工作餐费用,在会计制度上是不允许的,收取的房租和支付的工作餐费用应核算,房租收入应按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支付的工作餐费用则在福利费下列支。

二、税收筹划

企业职工食堂不论是从便利商店还是从集贸市场或其他渠道的收据或白条都属于不合法票据,国税发[2008]80号《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普通管理工作的通知》第8条第2款规定“在日常检查中纳税人使用不规定是填开付款方全称的,不得允许纳税人用于税前扣除、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和财务报销”,这些收据或白条是够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否则必定会给企业经济损失,增加企业税务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实际损失金额为收据或白条金额的25%。因此职工食堂无论从哪里购买食品,都要索取,才避开这样的损失;,用足用好的税收优惠政策,科学筹划,选择合适的进货渠道或合理的经营方式,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


(一)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进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细则》十五条又解释“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范围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确定”,这职工食堂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手里购买米面油肉蛋菜免予缴纳增值税。
这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税法的有关规定,到税务机关领取农产品;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普通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的条“(四)依法不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临时收入,开具的,主管税务机关为其”,农户提交1.申请人的合法件;2.付款方(或接受劳务服务方)对所购物品品名(或劳务服务项目)、单价、金额等出具的书面确认证明;税务部门要求的其他,基层税务部门就为企业。

(二)从具有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农产品经销商(或由经销商)进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农产品经销商,《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普通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文件精神申请税务局,税率也为3%。

(三)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农产品经销商购进粮食、食用植物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条“增值税税率:(二)纳税人销售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1.粮食、食用植物油”,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农产品经销商购进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增值税税率为13%。

(四)从大型超市进货

大型超市通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条规定“增值税税率:(一)纳税人销售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这大型超市销售粮食、食用植物油,税率为13%;销售其他农副产品副食调料税率为17%。企业无论从哪条渠道进货都必须索要,销售商都应当且。浅析【会计论文】,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考虑,企业职工食堂购买生活所需农副产品,首选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因为的增值税税负为零。

(五)其他方式

企业除了从进货渠道选择外,还考虑从食堂的经营方式选择。采取合作办食堂的方式,由有经验的餐饮企业技术指导和营养的搭配,并劳务费的方式结算,餐饮企业的是技术指导,而非承包食堂的形式,税务风险就会减少。
总之,企业财务人员仔细研究《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和《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会计论文】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这两个文件关于公司食堂费用的条款,把政策深刻理解,才能对公司食堂费用正确的会计核算,并减少食堂经营模式的不同所的税务风险。●
【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法细则[S].2009.
[3]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S].2006.
[4] 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S].2009.
[5] 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普通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S].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S].200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S].20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细则[S].2008.
[9] 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普通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S].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