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试论内部制约发展趋势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COSO委员会,内部制约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为营运的性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令的遵循性等的达成而合理保证的。对内部制约的认识,是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发展的。

一、内部制约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内部制约理论伴公司制的发展,从初步认识到现在已经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制约制度阶段、内部制约结构阶段、内部制约整合框架阶段、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一)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内部牵制阶段 专用名词和完整,内部制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认识和接受,即初期的内部牵制。《柯氏会计辞典》:内部牵制是指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特点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和职责分工。该阶段以差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制约。其最具坐标意义的是AICPA于1939年发布的《审计程序书》。内部牵制是内部制约的思想和初级形式,不成熟但为内部制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其意义论文格式范文忽视。
(二)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内部制约制度理论阶段 出于改善审计方式的,美国会计师协会1947年发布《审计准则暂行公告》(TSAS),了以内部制约(Internal Control)为的审计程序,但给出关于内部制约的权威性定义。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制约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于1949年发表了题为《内部制约、协调系统诸要素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制约首次做出了权威性定义:“内部制约是企业所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配套的策略会计专业论文及措施”。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审计程序公告29号》将内部制约划分为内部会计制约和内部管理制约。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中,对管理制约和会计制约给予了全面的定义。
内部制约制度理论阶段对内部制约的定义范围趋于广泛,使内部制约受到很高的,被是对内部制约这一的重大贡献。论文范文事实上企业中有些制约制度很难明确区分,内部会计制约和内部管理制约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内部制约结构论阶段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审计准则报告》(第1号),首次以“内部制约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代替“内部制约”,并“企业的内部制约结构为达成企业特定和合理保证所建立的政策和程序。”内部制约结构制约环境、会计制度和制约程序三个要素。内部制约结构阶段,除了强调会计制度和制约程序之外,还将制约环境纳入内部制约的范畴。制约环境是内部制约的组成,是的内部制约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及保证。内部制约结构阶段的内部制约内容比以前更为实在,条理更加清楚,会计界和审计界在阶段对内部制约的研究已经对内部制约理论研究了新的突破,开始从一般含义向内容深化。
(四)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内部制约的整体框架理论阶段 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所属的内部制约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即COSO委员会专题报告:《内部制约——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COSO报告:内部制约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现行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也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该报告内部制约的内容是由制约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ent)、制约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和沟通(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监控(Monitoring)五个要素组成。
内部制约框架论与内部制约结构论相比有很大的进步。,COSO 报告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组织每成员都对内部制约负有责任,次明确阐述了内部制约的和的责任【会计论文】。,内部制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内部制约的意义和运行机制,将内部制约和风险管理在一起,给予风险管理的。再者,该阶段强调内部制约是动态,强调人的性,软制约(Soft Control)的作用。COSO报告内部制约整体框架的思想开始被认可和应用。COSO报告的【会计论文】过分财务报告,从企业全局与战略来企业风险。
(五)内部制约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阶段 对内部制约的研究,COSO委员会,不同不同企业使用的管理框架并不统一,有的狭义的风险管理,有的侧重于的行业或特定类型的风险管理,有的风险的减少而非风险的管理。基于,2004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及,旨在确定影响企业的潜在重大事件,将企业的风险制约在可接受的内,从而为企业战略、运营、报告和合法合理保证。
ERM框架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An Entity Level Portfolio View Of Risk),增加——战略(Strategy Object),两个新——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和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新增了三个风险管理要素——“设定(Objective Setting)”、“事项识别(Event Identification)”、“风险应对(Risk Response)”,并要求设立新的部门——风险管理部(Risk Management Department)。
ERM框架将管理的重心转移至风险管理,更加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从管理角度对内部制约了全新的诠释,了企业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内部制约策略会计专业论文。它的颁布标志着内部制约了以企业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新阶段,代表了内部制约最新、也说是最为完善的理论。,的框架仅新的统一,并未在的审计及内部制约中使用,SEC的规则中使用的仍然是COSO报告的内部制约框架,未框架风险管理理念作借鉴。另外,该框架的企业风险的管理,而对于风险的另一——机会却谈之甚少,对于“利好”、“利空”信息从“风险”和“机遇”的角度理解和使用。,推测,内部制约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在企业风险管理的上,强调机会管理,从机会识别,机会价值评估、机会掌控,形成企业机会的管理整合框架。


二、内部制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到为止,内部制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了三个阶段,即起源阶段、百花齐放阶段、强制和逐步统一阶段。
(一)1995年以前的起源阶段 这一时期的内部制约法规着重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企业内部制约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会计人员的任免和奖惩等,是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的法规、条例,如全国人大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等,但这一阶段确切的内部制约。
(二)1995年至2004年的百花齐放阶段 这一时期多个部门、行业监管机构和职业团体从监管角度发布了各自的内部制约规范,如1997年5月,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制约的指导原则》——我国第关于内部制约的行政规定;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会计法》——我国部内部制约的法律;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制约规范—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制约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明确了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制约体系的框架和要求,并要求以内部会计制约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的制约;接下来《采购及付款》(2002)、《销售及收款》(2002)、《工程项目》(2003)、《担保》(2004)、《对外投资》(2004)等规范也相继颁布,内部制约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时期一直形成统一的内部制约规范体系。
(三)2005年至现在的强制和逐步统一阶段 这一时期,部门对内部制约逐步规范统一并对内部制约强制要求。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公司内部制约制度,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制约制度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核实评价,并披露信息;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制约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制约指引》,同年国资委发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制约规范》,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制约的性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机构对内部制约的性审计。《规范》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制约应用指引》、《企业内部制约评价指引》、《企业内部制约审计指引》三大指引也正在意见反馈整理之中。

三、我国内部制约研究展望

《企业内部制约规范》建立了以内部制约环境为、风险评估为论文格式范文、制约活动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条件、内部监督为保证的联系、推动会计论文范文的五要素内部制约框架,将引导企业加强以财务报告内部制约为主线的标准建设。这对改善我国企业内部制约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论文格式范文非常积极的作用。,内部制约在的发展仍然缺陷和【会计论文】,从缺陷和【会计论文】入手,预见内部制约在的发展。
(一)发布权威性的有影响力的内部制约评价标准COSO的内部制约框架财务报告内部制约性评价标准,了的认同,而国内内部制约的定义和内容几经演变,形成一套公认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使得使用者对内部制约的评价规范,内部制约性评价流于形式。因此,部门加度对内部制约研究并发布权威性的有影响力的内部制约研究报告和评价标准,同时加强对内部制约理论研究及管理理念的凝练将趋势,企业者和管理者也据此明确企业内部制约的薄弱论文格式范文所在并加强对薄弱论文格式范文的制约。
(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制约框架 企业内部制约框架的建立与会计审计体系原则、外部经济环境的差异、企业管理风格、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美国在财务报告内部制约审计领域研究领先,我国对内部制约的研究大都基于美国的研究成果,避开地烙上了美式印记。因此在借鉴国际较为成熟、权威的内部制约框架的下,我国内部制约框架的建立必将立足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特色化,个性化。
(三)建立统一的内部制约框架 继《规范》的颁布,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制约应用、评价、审计三大指引,这些规则都对内部制约了要求,这就意味着内部制约的评价和鉴证有多个规则可循,甚 【论文格式范文】 至在定义如对内部制约缺陷的界定等诸多差异,势必给执行规则的企业和评估机构造成困扰。因此,我国在推进在内部制约强制标准加强立法,推进法律的修订和完善来规范内部制约的标准、程序、范围等【会计论文】,为协调和衔接各规则,建立统一的内部制约理论框架和模型做出努力。
(四)增强内部制约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 无论是《规范》,还是三大指引等规则,原则性的,内部制约制度的设计,在文字表达上浓缩、严谨精辟,在执行层面上却缺乏的可操作性。内部制约理论与实务,出台的准则,对内部制约评价的确定、期间、内容、样本的选取等做出详尽的规定,并有明确的管理体制、配套制度和执行规则,内部制约的发展才能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及时解决内部制约评价实践中出来的【会计论文】,我国内部制约的研究应在这一点上加度。
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向玉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