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会计管理创新,经济转型,会计管理,会计创新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浅议经济转型背景下会计管理的创新
摘 要:本文以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为背景,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实行会计人员管理新模式的理由以及可行性作了进一步阐述,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新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以便在会计活动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经济转型;管理模式;管理社会化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会计人员的行为管理显得比较松散,致使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的会计人员行为,如一些单位账目混乱,财产不实,甚至任意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结果不仅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本文重点对经济转型时期会计人员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即由各级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会计领域行使管理权,其管理的范围广、内容多,既包括会计法规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又包括对会计人员的具体管理。管理的形式多采用行政手段。这种管理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并且曾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单一化,使会计仅仅为国家服务,满足国家的信息需要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会计人员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代表政府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政府对会计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极不适应。只要有以下表现:

(一)不适应会计服务对象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多元的投资主体,而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这要求会计不能仅仅满足国家的需求,还要满足其他投资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所以,会计人员不能只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代表国家开展会计工作,还应该站在所有投资者的立场上,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相关、及时的会计信息,确保投资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多元化需要会计人员管理的中立化,而不是由信息使用的某一方进行管理。

(二)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缺乏监督管理权限的刚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不再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待遇。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内部职工,在组织上和利益上从属于所在的企业,而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济主体,并不隶属于财政部门,也不享受财政拨款。也就是说,会计人员与财政部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缺乏利益动机,实施管理时感到力不从心。

(三)我国会计法规不够健全,监管有限,执法力度较轻

会计人员队伍庞大,分布广,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人员有限,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使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收效甚微,同时也分散了财政部门会计管理人员的精力。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会计证的管理、会计技术职称考试的组织管理等具体的事务,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违法违纪责任等重要问题并没有实行有效的管理、督导、惩戒。针对目前会计人员管理弱化的现象,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以寻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20世纪九十年代,在一部分地区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人员的权益,强化了会计对经济的监督,对于防止违纪问题发生,治理财务现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会计委派制只是为了治理目前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而采取的权益之计,并非我国会计人员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会计人员管理的模式应该是政府立法管理与行业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即政府只负责立法管理,由会计职业团体负责具体的管理活动,实现会计管理模式社会化。

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的必要性

1、实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是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国家只能按投人企业的资本份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有权决定会计机构的管理与设置,会计人员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自主的会计核算,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人员不再具有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对于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纪律等情况的监督,应由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来承担。
2、实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出现了多重性。企业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所有的使用者来说应该是同等的,不能只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而损害另一方面的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时,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也应能代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反映某一方面的需要。会计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体现了会计的中立性,会计职业团体可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会计人员实施监督管理,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规范,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实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的精神要求,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职能转为依法间接管理。从而使政府部门从具体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二)在我国实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1、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已有一定的社会化经验。我国的执业注册会计师已经实现了社会化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我国惟一的执业会计师团体,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范围内,具体负责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工作,包括职业规范的管理、执业人员的管理等。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从1980年恢复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管理经验,为我国实行会计人员社会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会计人员社会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仿效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方法,并结合会计人员的特点进行管理。
2、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化管理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计人员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随着我国开展的每年一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我国高校中的会计专业也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实行行业自律和社会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HTTP://Www.328Tibet.cn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可以根据会计工作的需要以及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规范,对会计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为会计人员管理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完全可以将目前财政部门拥有的一部分会计管理职能下放给会计职业团体,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政策制定与监管。

三、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社会化的设想

会计人员管理是目前我国会计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我国拥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却没有一个代表他们的组织团体。我国应尽快建立具体的会计人员管理组织,比如成立中国会计人员联合会,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体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从业人员。
会计人员联合会应切实维护会计人员的权益,对于用人单位侵害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的行为,以组织的名义,有权要求更正或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罚。所有会计从业人员都必须加入会计人员联合会,接受其监督管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省管县后的县级市)设立分会,负责本地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会计人员联合会及各地的分会设立惩戒委员会,专门对违反会计职业标准、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惩罚。各用人单位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管理。按照职责权限,会计人员由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或会计主管人员负责聘任或解聘,但对被聘人员的任职资格或被解聘人员的依据,必须交相应的会计人员联合会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对于不符合任职资格或解聘条件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联合会有权驳回,用人单位不得聘任或解聘;对于违反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联合会有权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严重违法的会计人员,联合会有权作出终身禁入会计行业的决定。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会计人员联合会的工作,以法律形式确立会计人员联合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
为适应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变化需要,应将企业会计细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直接参与从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属于内部会计,其人员属于单位管理人员,其职能是履行管理职能,其信息属于商业秘密。财务会计代表的是外部利益,应由会计联合会管理。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依据,通过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反映,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也为管理会计提供直接的信息来源,财务会计属于外部会计,其人员由企业和会计人员联合会共同管理,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性。将财务会计区分为主要会计人员与一般会计人员。因为一般会计人员是在主要会计人员安排下开展工作的,他们并不直接承担整体控制之职责,也不具有扰乱会计秩序之条件。因此,对一般会计人员,可以建立较为宽松的管理办法,而对主要会计人员,则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诚信档案及公示制度。
目前正值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战略性调整时期,对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新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以便在会计活动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种相关利益集团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史明俊: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思考,《财会研究》2003年第12期
[2]卿放: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与目标模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张艳: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东北财经大学》 2006年第11期
[4]周宏、王海妹: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人才管理体制的构建,《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