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成本会计统考浅谈及教学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摘要] 在电大学习的教考分离中, 成本会计的历年考试反映出的不足颇多, 成绩时好时差, 学生学习中也感觉课程偏难, 表现出失去学习兴趣, 惧怕烦琐的计算这一现象。因此, 通过对考试的简单浅析浅析, 提出几点教学中的体会愿与财会专业的老师及学生共同探讨。
[ 关键字] 成本会计统考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课程内容主要是制造业产品成本的核算与浅析浅析。从事电大教学以来, 本人一直担任着本课程的教学, 从历年通考结果看, 成绩时好时差, 学员也普遍反映课程偏难。作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 在此对成本会计的统考及教学提出几点体会, 愿与大家探讨。
一、成本会计统考浅析浅析
电大教学采用统考制, 在2006 年以前采用电大统一出卷考试, 2006 年江苏省由省电大统一命题考试, 也就是所谓的教考分离, 历年考试成绩出现时好时差的理由, 现浅析浅析如下几点:
1、复习资料题目未涉及部分的出现。复习资料是学生考前复习的重点, 成本会计计算浅析浅析部分可考的内容较多, 如果在资料中未涉及的计算内容与策略出现在考卷中, 其结果必定只能是平时学的较好的一部分同学能给予解答。而成本会计计算浅析浅析中的大题目所占分值一般较大, 这必定使得一些仅依赖于资料的同学造成大量失分。如在一年的资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平行结转分步法出现在考卷中, 又一年的资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制造费用按年度分配率分配法出现在考卷中, 以上题目所占分值均在十五分以上。
2、课程可考的内容较多。成本会计在计算部分可考的内容较多, 包括从材料费用到其他费用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四种计算分配策略, 制造费用的两种归集程序和四种分配策略,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单独核算内容,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七种分配策略, 产品成本的五种计算策略以及成本还原策略的计算要点, 连环浅析浅析法在原材料费用总额浅析浅析与可比产品降低任务完成浅析浅析中的应用等。
3、课程偏难的诠释。学生反映课程偏难的理由可浅析浅析如下几点: 1 缺乏产品生产与核算的程序概念, 成本生产有着不同的生产流程其核算也是环环紧口, 虽然在教学中老师会给予讲解, 但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缺乏实践工作, 因此较难理解掌握。2 计算烦琐且共性部分容易混淆, 成本会计计算量较大, 大的题目往往要分几个步骤才能完成, 在学习中一部分同学只求一知半解, 怕烦, 不善于深入理解、钻研, 另外成本核算最终是将成本计算对象的各项生产费用经过费用的分配计入该对象中从而完成成本的计算, 其中的各项费用的分配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 学生容易混淆。3 会计基础知识薄弱, 有些同学在进入成本会计学习时, 基本的会计知识掌握较差,有些甚至还未入门, 加上课程较烦琐, 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成本会计教学体会
鉴于成本会计实践操作性较强, 计算内容较多, 如果仅靠考前的抱佛脚, 依赖局限于资料上的计算题, 且考前在老师的解答下勉强会做, 其结果只能是若考题不在资料中或者略有条件变动, 就难以给予正确的解答。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 作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在学习中一方面要下工夫, 另一方面要掌握课程的特点, 善于发现不同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 总结归纳,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了解课程特点, 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成本会计围绕制造业成本核算展开,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核算的要求, 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完成各种产品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计算。这里强调两个字“逐步”, 这表示成本核算是顺序完成, 各环节工作紧密联系; 这里又强调“各项费用的归集分配”这表示成本计算就是将各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逐步归集分配计入每个对象中, 就形成了该对象的成本。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也是这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线索即: “①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④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这好比成本核算的主干, 每个主干部分又包括许多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线索, 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各章节内容的联系, 另一方面要注意成本核算每一步的内容和采用的多种策略, 这些都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2、理清思路, 寻找共同点。成本核算是对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各项费用逐步的进行归集分配而完成的, 每一步中包括许多的内容和策略, 但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它们共同的点, 灵活学习,掌握策略, 作到举一反三。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包括: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燃料费用的分配、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资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折旧费用的计提分配、利息费用、税金及其他费用等的核算。这一内容的共性在于: 各项费用的分配均按用途进行, 属于产品直接用的又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帐户、属于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及产品直接用的但没有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行政管理部门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 并分别从各要素费用所属帐户的贷方转出。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劳务性的辅助生产费用, 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中计入某劳务“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发生额汇总起来, 再把汇总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在它的劳务受益者之间分配, 分配策略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每种策略的计算过程及基本公式外, 还应抓住它们的共同点: 某辅助生产劳务费用经分配以后, 其所属的明细帐户余额为零, 最终的分配按用途进行, 其他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所属的明细账户, 基本生产产品耗用的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 车间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 行政管理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 等, 并从所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所属名细帐户的贷方转出。3、制造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计入某个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进行汇总, 再把汇总的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生产产品间进行分配, 分配策略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以上四种策略都是要求掌握的, 前三种策略是将某车间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经分配后,“制造费用”帐户余额为零, 不同之处在于三种策略所用的分配标准不同。而第四种分配策略与前三种截然不同, 该策略在分配时不考虑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而是按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乘以某种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计算该产品本月应承担的车间制造费用, 用这种策略分配, “制造费用”帐户月末会出现借方或贷方余额。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是: 某产品应承担的分配额计入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户, 并从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帐户的贷方转出。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是产品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的费用分配, 经过前面各步骤的费用分配, 我们已经将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计入了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
明细帐户, 接下来月末我们要把该产品的上个月没有完工的( 该月初) 在产品费用加上归集的本月发生的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计算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教材绍了七种分配策略, 在掌握这七种策略时, 要理解并结合某产品“基本生产成本”
名细账户中四项生产费用的衡等关系。
三、结合成本核算程序, 掌握成本计算策略
成本核算是按照核算对象逐步完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按什么对象、什么要求进行, 这是费用分配的前提, 不同的成本计算策略,其核算对象与要求是不同的。关于成本计算策略, 教材分五章介绍了五种策略, 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命名的基本策略有三种: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另外两种辅助策略, 一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二是为了加强管理、制约成本的定额法。掌握成本计算策略,一方面要把费用分配与成本计算策略相结合, 另一方面要结合工艺流程掌握计算策略的特点。1 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归集费用, 从①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 以下简称: 各项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 均按照产品的品种进行归集, 最后完成每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2 分批法, 按产品的批别进行各项生产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 在有完工产品的当月, 将该月归集在某批次产品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完成分配。3 分步法, 按产品的成本计算步骤进行各项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 分步法分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 对这两种分步法的学习, 关键在于掌握它们的成本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 按每个成本计算步骤开设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步骤按成本项目归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 并在月末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在该步骤的完工产品( 半成品) 与在产品间进行分配, 并转出完工的半成品成本; 第二步骤是将半成品库发出的半成品或着第一步直接转入的半成品的进一步加工, 最后将各步骤生产费用计入产成品份额加以汇总就是产成品的生产成本。4 分类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 按每一类别的产品开设成本计算单, 并将该类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归集在成本明细账中, 月末计算出该类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接着按要求的分配标准将该类完工产品的各项目成本分配给类内的各种产品, 最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5 定额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 在计算出产品的定额成本的基础上, 调整各项需调整的差异,最终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在现行定额下的定额成本+ ( —) 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 —) 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 ( —) 月初在产品变动差异。其中公式中的每一项的正确计算是此策略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学习中体会。
四、扎实的会计基本知识, 是学好成本会计的基础。
作为后续的一门会计专业课, 扎实的会计基础功底十分重要。
成本会计出题方式较活, 有时一方面测试成本会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 另一方面又涉及到财务会计、基础会计中的一些内容, 如果相关的知识未能掌握, 解题必定会发生困难, 此类不足上面的考题浅析浅析中已有所提到。会计基础知识对成本会计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以下内容认识: 1 成本核算有一定的程序性, 核算程序的概念在基础会计学习后就应有所认识, 如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再分配或结转是成本核算的关键, 如果进入成本会计学习后已掌握了将费用进行正确的归集并分配结转的概念, 学起来就会思路清晰, 易于掌握。2一项费用分配结转的账务处理, 一方面应掌握借记转入方所属帐户,贷记转出方所属帐户的简单核算, 另一方面应知道按照费用的不同的用途应记入的帐户名称, 和转出的不同费用的帐户名称, 这一简单的账务处理原理在会计的基础知识中就应有所认识。3 可以利用帐户的结构, 理解费用分配的实质, 如在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下, 第一步是将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耗用对方的费用从供应方转给使用方, 第二步是将第一步交互分配后的各辅助生产费用的待分配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结果各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应无余额, 其中第二步④对外分配出去的待分配费用=①该辅助生产部门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 原始费用) +②交互分配中转入的费用—③交互分配中转出的费用, 这一计算式如果根据分配要求及帐户结构就容易理解: 其中上面的①②反映在帐户的借方, ③④反映在帐户的贷方, 要使得分配结果帐户余额为0, 因此: ①+②=③+④, 就有了以上待分配费用的计算公式。因此, 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 有利于成本会计的学习。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成本会计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