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效教学视阈下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相关理由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有效教学视阈出发,在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导向下,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教师知识结构及能力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策略与手段完善、科学考评等相关不足。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会计人才,为达成这一目标,从有效教学视角出发,本文拟深入探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手段、实践考核等有着极大现实意义的相关要素,以有助于各方面的提升与完善。
一、有效教学目标下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知识结构及能力完善高职会计教师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实施者,是会计知识的传递者,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者。高职会计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是从事高职会计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高职会计教师只有具备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及技能才能实现有效会计实践教学。
从知识结构看,高职会计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会计学理论知识、会计学实践知识,还应具备一些会计前沿知识、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应对新经济时代高职会计教育目标转变所需要的会计新学科知识。此外,对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也是必须的。
从现实情况看,高职会计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道德较高,但由于从学校到学校,会计实践经验缺乏,丰富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当务之急。为此,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让他们能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拓宽知识层面。应鼓励教师在得到教师相关职称的同时,考取会计职称,为去企业作资格准备。学校也可聘请社会在职会计人员、会计主管、财务主管等作为外聘实验指导教师,这对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均有益处。
二、有效教学目标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优化随着企业经济体制的革新和企业竞争意识的增强,一般单位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同时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及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制约,学生即使在校外实习,也难以了解会计核算的全部流程,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为此,必须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弥补校外实习的不足。第一,建立完备的模拟实验室,供学生会计实践和实习需要。会计模拟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直观、系统、全面认识模拟业务设计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实习成本低,仿真模拟的效果非常接近现实。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会计模拟实践中能够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第二,购置沙盘模拟环境,让学生“亲临其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真正接触和掌握全部会计核算过程。沙盘模拟系统是以企业业务流程为连接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训中让每位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责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第三,开发实践性教学基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对已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成熟的挂牌,使校外实训基地规范化,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并尽量使其涵盖有代表性的各类企业,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有效教学目标下的高职会计实践内容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在不断转变之中,从“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实用型人才”,再到“高技能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升。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会计教育与时俱进,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以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它应体现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即实践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完善课程内容:
完善单项训练内容。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应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模拟实训等内容,传统的实践项目往往缺少后两项。
进行集成整合。在Excel中利用从会计软件中获取会计数据,利用Excel软件功能辅助检索记账凭证、核对账证数据、进行财务浅析浅析、建立投资、筹资决策模型,实现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课程的集成化实训。
建立职业素质实践平台。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职业操守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会计专业社会调查、与会计现职人员现场沟通、聘请会计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参观访问会计事务所等手段来构建这样一个平台,达成锻炼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四、有效教学目标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策略及手段完善教学策略和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激发学习兴趣,应倡导互动式实验教学,即实验教学中应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实验策略和手段,对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可以引进竞争环境和竞争机制,根据不同的实验分别采取“竞赛式”、“对抗式”等互动的实验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达成更好的实验效果。
此外,还可以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承担社会记账、会计咨询、审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会计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审计基础工作。这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还处于教师做示范、学生依葫芦画瓢的模式中,实验远远未达目标效果。
五、有效教学目标下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科学考评实践性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渗透全程,同时,会计业务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也决定了考查学生能力不能只看考核结果,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查,重视过程中反映出的素质、能力,以获取学企业财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生学习上的多方面信息,以动态的考查来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例如,会计实务包括从设置账户到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指标计算和浅析浅析这一系列环节,涉及面广,过程尤为重要,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指标。对于模拟实训等课程的考评,可采取层层量化积分,最后评定等级的方式。以毕业实习成绩为例,根据实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区分重点、难点、环节,设计出各环节、各阶段的考评分表,由评价项目和分数构成,按各考评分表评分,然后依据各分表的分数权重,计算累加得出实习总成绩。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划定等级,并执行重要项目、环节考评不合格则该门课程不合格的制度。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即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分工协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会计信息需要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工作性质,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具备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所以,在运用定量指标体系考评的基础上,辅之以定性指标体系的考核,才能更加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性指标体系应涵盖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分阶段协作实践考评指标,目的是在若干章节的实践课结束后,就本阶段实践教学内容,检查每组学生处理会计工作的程序、速度及相互配合情况;其二是本课程全过程实践考评指标,目的是检查每组学生对本课程的全部实践内容在规定时间内的协作完成情况。
六、结束语综上所述,要达成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专业技能熟练的高技能会计人才,必须从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环境、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手段策略及最终的实践考评等各环节进行提升或优化,从而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有效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