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理由与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扩招”洗礼,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式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期间,高等教育的体制、管理和理念等都经历了重大的革新和发展。财务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中,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体系无疑将制约着高校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是当今各高校都应深思的不足。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体制革新逐渐深入,政府管理权力下放,高校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高校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自由。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相应的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不足,如目前在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收支不实、截留收入、挤占挪用专项经费、设置账外账、债权债务长期不清理等不足,具体如下:

(一)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制约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制度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高等教育出资人主要是国家,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缺乏科学性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者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不科学的不足。在校长负责制下,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的,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张皮,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利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推动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与高校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不足的成因浅析浅析

高校财务管理上述不足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预算管理不科学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形成了对预算管理的诸多错误认识。
1、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 即按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就算完成工作预算编制、执行两张皮,执行中报告不断,造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其执行和制约阶段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2、高校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 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事实上,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没有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没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指导,预算的执行必定会出现不足。
3、预算编制失真 在收集预算基础数据时,有些部门在上报预算经费时,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夸大申报数,从而使预算编制缺乏真实性基础。在编制预算时,高校一般采用“基数增长法”来分配预算经费,实际执行中只能增不能减,既造成了部门经费的浪费,又不利于支出的合理制约。

(二)经济决策缺乏科学性

由于高校经济管理革新进展较快,经济决策机构尚不完善,财经法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资金安排上,不能从学校的全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关键不足和一般不足的关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安排资金,使资金使用结构达到最优状态经济决策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往往是带有各部门的主观成分,制定决策又容易忽视广大群众参与决策的重要性,对决策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决策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轻视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致使决策失误,造成某种程度的资金浪费。

(三)内部财务组织体制不顺畅

在高校,财务处作为高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但是,有些高校财务机构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没有真正落实,高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很难对各基层财务机构的经济业务实施统一管理和统一领导。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与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转变观念,不断进行高校财务管理革新,理顺财务管理体制,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一)注重高校经济决策的质量与效益

如何提高高校经济决策的质量与效益,如何完善决策结构,改善决策程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对经济决策制约权的建立 制约权的确立与运用,应由高校内部审计与监察部门执行。高校近几年来规模逐渐扩大,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经营管理制约跨度等均相应增加。一所拥有几千名职工、上万名学生的大学,对于校领导来说(特别是第一把手),是很难事事过问的,经常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就必定要依靠职能部门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及时请示和汇报。由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因而看不足的角度也有所差异。因此,一个重大决策,对一所高校来说往往是全局的整体性决策,而当事人的报告难以避开带有某些主观成分。为此学校应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审计不仅参与经济决策的研究,校领导还应授予审计、监察部门以制约权,使他们能客观、公正地提供情况报告,以避开或减少决策的失误,起到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2、经济决策中应注意资金使用效益 抓决策不应忽视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资金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按商品经济规律,资金存在的时间价值要“生息、增值”。革新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高校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学校资金运行总规模也得以迅速扩展。资金的总量和增量越来越大,如何集聚资金,提高使用效益的不足已不容忽视。

(二)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

随着教育革新的深入发展,高校预算所涉及的内容日益增加。因此,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预算项目的特点和规律,综合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在编制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经费支出时,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即以学校上一年度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为基础,根据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差异,浅析浅析产生差异的理由,然后根据影响预算的因素来确定本年度预算数;在编制专项设备购置和其他专项经费预算支出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即在编制专项预算时,按照预算年度学校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和相关影响因素,从零开始,测算每一项预算经费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然后从总体上加以协调综合。通过两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优化支出结构,转变预算资金有增无减的状况,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应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编制与之相协调的中长期滚动预算,滚动预算一般以 2~3 年为宜,每年调整预算时,可对以后几年的预算进行更新、完善,从而使预算成为实施政策的有效工具。

(三)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虽然基本普及了会计核算电算化,但与国际会计信息处理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会计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会计系统具有整合性、实时性、模拟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容易突破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财务管理延伸到任何地方。因此,如果说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手段由算盘过渡到键盘,那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会计工作带来质的飞跃。
信息技术使会计实体发生重大变化,这不仅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也会彻底转变传统会计的核算模式。网上结算的一次性完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需重新诠释,人才培养的成本、校办产业的收入确认等,从基本理论到会计实务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形式和内容也将发生变化,如年报、季报将被在线披露所取代,会计核算的内容将发生变化。信息时代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是一套兼容核算,更重视管理浅析浅析和提供决策依据的会计系统的建立。这一切更符合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总之,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及高等教育体制革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革新也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市场规律和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以市场机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改善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大胆探索和创新,才能逐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