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准则改善与职业判断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资本市场高度集中化,经济业务日益复杂,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如实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本文将对会计准则的改善与会计职业判断关系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准则改善职业判断关系
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资本市场高度集中化,经济业务日益复杂,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如实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会计准则不断改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断提高。本文将对会计准则的改善与会计职业判断关系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的关系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策略、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它内生于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贯穿于会计过程的始终,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客观要求。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相互依赖,交互影响,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有利于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

交易范围的广泛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使会计准则不可能穷尽所有现实或潜在的交易事项,因而不可能有唯一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准则就不能准确实施。财务报告尤其是当包含复杂或异常交易出现时,意见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可能没有明确规定适当的会计处理策略,需要企业及独立会计师在决策时作出相关判断。判断越合理充分,准则会被越好地使用,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准确,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谬误片面的判断会歪曲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产出失实的会计信息,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对会计职业判断具有根本的影响

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的制定若采用规则导向,准则制定的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小,职业风险较低。若采用原则导向,准则制定的比较宽松、粗略,可操作性弱,则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大,职业风险较高。

(三)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合理进行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于确定性的业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按规定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浅析浅析确定应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准则或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需要会计人员本着真实、公允的原则做出职业判断。而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交易或事项需要以最近可获得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并尽力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会计职业判断也只能在准则、制度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判断才是合法的。

二、 国内外会计准则走向和职业判断近况

(一)国外会计准则走向和职业判断近况

1973年建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以及2001年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都致力于建立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但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宗旨是协调各国会计准则和实务,处理重要项目,因此,“在实现修订现行准则和确定新的准则项目的任务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注重主要不足”,“国际会计准则不准备用于非重要项目”,所以对于非重要项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般不够细致;同时各国的会计准则和实务又大相径庭,为了尽量做到准则的普遍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就会对同一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确定多个备选方案。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取消或减少备选方案可能是目前国际上改善会计准则的方向。比如IASB近年来在会计原则、策略和政策的采用方面,采取标明“基准”、“备选”处理策略,来尽量缩小可选择空间。长期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留给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余地一直较大。

(二)我国会计准则走向与职业判断近况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复杂和个性化,准则和制度不可能也无必要详细规范每一类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截止2000年底,在我国已颁布的10个具体会计准则中,至少有5个涉及到公允价值,它们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债务重组、投资、收入和非货币易。但是,2001年新修订的债务重组、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无一例外地淡化了公允价值,放弃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的基础。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改善后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再一次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但是对其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其适用范围比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更窄一些,限制更严一些。

三、 对我国会计准则改善与职业判断的深思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内容更趋向于国际会计惯例,包括38个具体准则,基本涵盖现阶段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的一般情况,而企业中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经济业务,随着经济发展,还会出现新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暂时没有具体准则来规范。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准则的精神对经济业务进行判断和处理,增加了对职业判断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具体做法如下:

(一)正确认识会计职业判断

新准则中会计准则制订没有过于具体详细,有关准则的内容规定没有太严谨,允许不同的备选策略并存,由会计人员判断取舍。这样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
会计人员应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对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制约,提供真实可靠、更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使用。但是不正确运用、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新情况、新不足和不确定事项,如若过分依赖职业判断经验来处理,不一定可靠,易导致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中运用会计惯例发生偏向,进而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有关决策。因此,会计职业判断给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给会计信息和会计人员带来的影响及提出的要求,什么时候可以和应该运用、什么时候不能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不足,都是必须要了解的。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

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其审计报告可以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及会计职业判断是否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发表意见。

(三) 了解宏观政策,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企业内外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判断

(四)重视提高会人员的职业判断的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宽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在高等教育中,应更新会计教育观念,革新会计教学内容和策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日后进行职业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注重会计人员对新形势的敏感性、观念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的更新,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讨论各项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学习财税、金融、管理、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张世兴,孙丹等.从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看会计职业判断.税务与经济, 2003年5月
[3] 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不足.会计研究,2001年
[4]沈红波.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法律地位的构造. 会计研究,2005年8月
[5]梁莱歆,王艳. 从会计准则看我国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 财会月刊,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