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与民办高校管理会计教学革新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企业需求,已成为以输出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宗旨的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民办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术品质、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学教学近况,从兴趣培养、需求满足、思维训练、知识面拓宽、行为激励和约束等层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创新能力;民办高校;管理会计;教学革新

管理会计的精髓在于活用,这是由其服务的管理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而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不足,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管理会计教学革新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微观层面,即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角度探讨民办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和策略。

一、民办高校学生个性特点和学术品质
在第五十六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论坛上,中国的博士们与23位诺奖获得者朝夕相处一周后,深深感到:“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在专业知识上,而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感动和震撼。”可见,塑造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关注培养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学术品质。
笔者作为民办高校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通过长期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归纳出了民办大学生的个性和学术品质特点。
(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表现欲强
从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看,民办大学生要明显强于公办高校学生,主要表现在:比较乐意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敢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对人对事物富有热情,易于接受新事物;社交能力强,交际面广;信息多元等。
(二)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强烈
大部分民办大学生有较好的经济条件,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某些行为或结果没有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常遭遇过多的批评甚至冷遇,所以他们非常渴望被人关注、受人尊重。
(三)学习凭兴趣,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总体上,民办大学生对感性、具体、时尚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对理性、抽象的知识兴趣不浓;对只需短期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比较感兴趣,而对于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的目标,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所以偏科现象比较严重,知识结构欠完善,缺乏底蕴。
(四)自我制约能力较弱,对外在激励和约束的依赖性较强
从本质上讲,民办大学生也有很强的上进心,渴望实现心中的理想,但由于个性比较单纯,自控能力较差,定力不够,很容易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左右,而放弃当初信誓旦旦要实现的目标,所以,正确的引导和外在的激励、约束对确保民办大学生行动的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学教学近况
(一)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老师往往在第一堂课就“切入正题”,而不去阐明本课程对经济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或者即使讲了,也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让学生产生切切实实的、感性的认识;在教学的推进过程中,缺乏与理论、策略相匹配的典型案例;有些老师还不擅于对学生的投入及时进行激励等等,使行为多以兴趣为导向的民办大学生由于没有对本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而缺乏学习和探索的。
(二)过分强调计算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中,许多知识点必须通过耐心、细致地练习才能掌握和巩固,而这触及了民办大学生的软肋,很多学生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老师只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计算能力的训练上,无暇顾及诸如策略的来龙去脉、体系的严密性、隐含于各种程序的观点和理念、管理不足解决方案等内容的讲授,而这恰恰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最有生机、最能激发潜质、最具创造性的部分。枯燥乏味的讲授对于原本定力不够的民办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合作的最佳理由。
(三)忽视师生互动
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不畏困难,持之以恒,这对非常依赖外在激励和约束的民办大学生而言,任课老师的持续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据调查,本课程的课堂时间中,约四分之三系“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很多情况下是大班上课,两个甚至三个班济济一堂,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疑问;另一方面,由于任课老师不兼(或不对口兼)班主任/辅导员,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沟通的机会。师生之间互动的严重缺失,不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还使有些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因不被关注和正确引导而被扼杀。

三、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源动力
针对民办大学生学习凭兴趣的特点,在讲授课程内容前,可以通过案例介绍、情景模拟、职业路径展望等方式,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笔者在上第一堂课时,先给学生介绍“亚信公司CFO刮骨疗毒”的案例。该案例讲的是CFO韩颖在获得CEO授权后,通过组织和深度参与财务软件的选型和推进、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和薪酬管理,使亚信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韩颖也因此被誉为“亚洲”第一CFO。听完后,大家一致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原来由会计人员承担的会计数据的收集、记录、储存等繁琐而常规性的工作,已由系统替代,会计人员要赢得存活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将视野转移到企业价值的创造动因、过程及其结果,为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成为企业管理团队的一员。
当大家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又趁热打铁介绍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比如,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财务总监、CFO等财务精英,项目总监、CEO等商界精英,多源于职业管理会计师(cere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CMA),获得CMA证书,也已成为一些企业聘用员工的优先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存活与发展已不能仅依赖资本市场的输血,而是迫切需要提升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正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heeChow教授在上海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上所说的:“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其实是管理会计而非财务会计。”中国大陆获得CMA认证的,绝大多数在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和高级财务经理,平均年薪超过50万元人民币。课后,不少学生前来询问:CMA认证要考哪些课程?报考的条件?培训方式?现在要做哪些准备?哪些城市设有考点?就这样,学生在充满期待和憧憬中开始了本课程的学习。

(二)满足归属和尊重需求,营造创新氛围
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思维的灵感就会不断涌现,个人的投入就会更加专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尊重个体,彼此关爱,海纳百川”的氛围,让人人感受友爱,获得尊重。积极采用“双主教学模式”,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借助各种手段、策略实现教学双方互为主体,彼此相长。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在学期开始,将教学计划,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练习题、深思题、案例浅析浅析题、参考文献,本课程理论和实务的前沿课题,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及最终成绩构成等以成文的形式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对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或他们感兴趣的不足进行探讨,整个过程,如组团、选题、研究方案确定、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施、文献查阅、数据浅析浅析处理和总结报告撰写等都由学生自主协商而定,老师与学生约定成果形式、成果汇报方式、考核标准,老师在研究策略、信息收集路径、团队合作要求和技巧等方面提供指导,并协调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环节所涉及的各种外部关系。成果形成后,由团队推荐一名成员上台作介绍,为了防止团队成员搭便车,也为了给每个成员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等主要成员讲完后,团队成员一起走上讲台,整个团队接受老师和台下同学的提问,鼓励同学之间讨论、质疑,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团队成员及其他参与同学打分,作为平时成绩。为了节省时间,要求上台汇报的学生必须准备充分,言简意赅,利用多媒体手段,并将概要提前一周发给全班同学,以便大家酝酿提问和质疑。“双主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民办大学生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由此营造的和谐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力,它必须通过创新的素质教育和训练而获得开发和提高。教师应该加强课程内容方面的决策,不再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将其作为刺激和激活创新思维的工具。“对于管理会计而言,首要的是在让管理者明确其能增加价值之前,解决其内部冲突和不一致的不足”,“即使信息相同,基于不同目标的决策所采用的管理会计策略是不同的”,所以,逻辑思维、质疑、灵活深思应该成为管理会计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旋律。
1.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凭借这种能力构建一个公认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则体系,作为管理会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证明自身对企业目标实现的价值的依据。通过逻辑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并正确利用逻辑规律(如无矛盾规律和理性推理规律),形成相应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演绎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逻辑推理能力)。无矛盾规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内和统一观念下,对某事的陈述不能相互矛盾。理性推理规律是说:若A=B,B=C,则A=C。运用这两个规律可以解决管理会计中许多冲突和不一致的不足,比如平衡计分卡是确保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但它要求指标系统必须在长期和短期目标间、外部计量(股东和客户)和内部计量(业务流程创新、学习与成长)之间、所要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间相互链接,避开彼此矛盾。可以先引导学生就某一指标在计分卡的四个纬度间纵向对接,比如,员工的劳动技能可以有效改善产品质量,并缩短内部经营周转的时间,产品的高质量和按期交付强烈影响客户的忠诚(包括客户的获得、保持、客户的满意度),而客户的忠诚强烈影响资本酬劳率,根据上述逻辑关系,构建指标体系,如图1。
可以看出,当一个指标纵向穿过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时,一个因果链就被建立起来了,当企业的经营战略被设计成一系列相互链接的综合结果和业绩动因时,企业就拥有一个公认的、共享的参考系统,基于这个系统,企业成员理解战略,统一目标,协调努力,共同学习和成长,管理会计对企业实现目标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企业情景,分步给出信息,让学生构建并随着信息的变化调整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通过反复、经常的训练,逻辑推理能力便渐渐形成。
2.质疑习惯培养
质疑习惯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或所遇到的事实清楚地进行主体浅析浅析,并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思维模式。质疑习惯的培养可以分阶段进行,刚开始由老师设置不足,比如,变动成本法解决了完全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配的主观武断不足,也把管理人员的视野从生产转移至销售,避开了盲目生产,但在企业制造环境和制造工艺发生明显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变动成本法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吗?可以为学生作如下提示:由于企业生产日益程序化和自动化,产品生产成本中制造费用比重急剧增长,直接人工比重则相对下降,尤其是一些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企业动成本甚至会低于生产成本的10%,在这种情况下,仍将固定成本列入期间成本,则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信息,导致经营决策失误。而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现代企业纷纷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以增加组织柔性,将企业设计成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宗旨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管理也聚焦于持续改善和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以服务管理为宗旨的管理会计应该也必须以“作业”为核心和起点,以产品为核心的变动成本法提供的信息显然已失去了“相关性”。通过对新经营条件下变动成本法的质疑,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便呼之欲出了,而对作业成本计算在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分配上的随意主观性的质疑,又给成本动因理论带来了广阔的探求空间。
当学生渐渐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后,就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并解答不足,不妨将黑板的一角定为“质疑区”,学生在上课之前板书不足,老师根据不足的多少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供大家讨论,原则上由提出不足的学生主持。
3.灵活思维习惯培养
灵活思维习惯的培养旨在凭借这种能力提供明确的决策支持导向的信息,使管理会计真正成为“企业内部咨询师”。授课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管理会计策略、技术、指标的适用前提和范围,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深思,比如在确定各责任中心的内部转移时,选择什么样的类型,应充分考虑特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条件,因为,没有一种最优的、普遍适用的内部转移。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和策略:(1)不足提出后,给学生留出深思的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2)以启发、引导为主,尽量拓宽学生深思的空间;(3)中立对待学生的观点,但可以“释义”或“阐明”,即沿着学生的思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解释、再组织,或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详细说明,并再现其思维过程;(4)既要关注学生知道多少答案,更要关注学生在诸如矛盾对立、进退两难、令人费解等挑战性情境下的表现,因为这些情景需要对策性的推理能力、洞察力、坚持不懈、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技巧。

(四)拓宽知识面,丰富创新背景
创新源于多学科知识的积累及其融会贯通,创新型管理会计人员除了掌握本课程的专门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广泛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比如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我国有关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关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基本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创造学知识、创造活动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技法等。
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素质:(1)适时补充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2)列出相关领域的论著明细,供学生自习;(3)鼓励学生把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发现或总结的有价值的信息与大家共享;(4)邀请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CEO、CFO等作讲座;(5)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调研;(6)安排管理会计课程设计,让学生结合案例或情景进行综合性训练,比如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沙盘实战、全面预算等。

(五)强化激励和约束,持续创新行为
大量的课堂互动和探索性深思需要持续的热情和充分的课前准备,必须不断的强化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并对学生的投入给予激励。激励方式以正强化为主,即对准备充分、积极参与互动、思维和想法前瞻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加分等奖励。而由于课时的限制,许多技术性的知识只好采用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通过作业巩固和消化的方式。所以,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作业,老师必须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严密监督,监督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检查是否做了。由老师主查,班级骨干协查,激励方式以负强化为主,即只要发现不做或敷衍了事的,就给予、扣分等处罚,决不姑息,以防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第二步:公布答案,学生自我校对,要求订正部分用红笔书写。
第三步:答疑。普遍性的不足,课堂解答;特殊不足,课余时间个别交流。
第四步:回收作业,检查订正情况。
不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要做好记录,并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平时的这些考核要向学生公开,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和行为。

四、总结
通过对民办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学术品质、以及民办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近况的浅析浅析,结合管理会计课程特点,遵循创造性人才培养规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激发民办大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兴趣,满足民办大学生的归属和尊重需求,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二是管理会计以服务组织内部管理为宗旨,所以其教学革新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上;三是创新源于综合,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理论和实践积累;四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和约束,可以提高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创新教育预期,这对民办大学生尤其重要。


更多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就在中国会计论文网


【参考文献】
[1] 郑爱华.管理会计教学革新的实践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5,3(2).
[2] 周齐武,杜荣瑞,王斌,肖泽忠.中国管理会计教育近况浅析浅析[J].会计研究,2005(7).
[3] 马国庆.ERP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变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
[4] 杨乃定.创造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5] [美]Robert S.kaplan Anthony A.Atkinson.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 吴大军.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 胡玉明.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美]Arthur L.Costa,Bena Kallick.李添,赵立波等译.思维习惯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