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汇风险制约浅谈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支付国外商品的进口,同时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出口在近年来对国民经济一直起到了可贵的拉动作用,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我国出口商品的安全、及时的收汇,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出口贸易能否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出口 收汇 风险制约

一、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外有关出口收汇风险管理的研究近况

从理论研究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对收汇风险管理的研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管理科学加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国际贸易收汇风险的管理中。70年代后由于国际贸易风险的不断加剧,法、德、日等国家也相继展开研究。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例如,对于企业层面的风险管理策略,美国学术界提出了最新风险管理理论即EWRM(ENTERPRISE WIDE RISKMANAGEMENT),它是一种结构完整、规则明确的策略,将企业的战略、业务程序、人员技术、知识与企业评估、管理不确定性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采用一种全局性的、一体化的、前瞻性的策略去管理所有关键的风险与机遇,这些都可以有效的被应用到收汇风险的研究和管理中。又如,日前针对银行与企业间进行的国际贸易收汇不足,美国的学者又提出了更新的CLS(CONTINOUS LINKED SYSTEM)BANK策略,它是通过建立一个银行集团,通过银行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信息共享,达到分散甚至避开企业转嫁的国际收汇风险。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将现代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论和国际贸易收汇风险紧密结合,因而其可操作性极强。

(二)国内有关出口收汇风险管理的研究近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尚处在初步阶段,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管理科学才真正传入我国,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探讨也才由此开始。当前,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和保险行业,对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走在了前面,而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收汇的风险管理研究则比较滞后。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经济贸易领域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成就:商务风险管理理论。商务风险就是企业在开展商务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它既指在自接商务活动中产生的贸易风险,即交易风险、选择商业机会的风险、运输风险、销售风险、结算风险等,还包括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等。商务风险管理理论是探索企业商务活动过程、商务行为,获取最佳效益而采取有效措施制约风险的理论。商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策带来的风险:一是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常常面临风险,同时企业的一切商务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也有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商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属于国际商务风险的范畴,目前,己经有学者尝试发展新的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理论,对传统的商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拓展与深化。

二、出口收汇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出口收汇风险

收汇是出口企业一笔外贸交易的最后一步,能安全收汇则这笔交易之门就可以安心的合上了,不过在这之前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出口收汇风险是指某企业产品出口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金额收回相应的货币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产生收汇风险的理由有很多,本文将这些理由放在出口结算方式的背景下,系统浅析浅析出口收汇风险。

(二)不同的结算方式

1、汇付
汇付结算方式由于使用结算工具的不同,通常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
2、托收
托收一般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1)光票托收,仅附有商业不包括运输单据的托收。
(2)跟单托收,指附有包括货运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的托收。按照向进口商交付货运单据的条件不同,跟单托收可分为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简称 D/P)和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简称 D/A)。

3、信用证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UCP600)第2条规定: 信用证(Credit)意指一项约定,无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约定不可撤销并因此构成开证行对于相符提示予以兑付的确定承诺。

4、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 简称 L/G)是指银行应交易双方中一方(即申请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即受益人)出具的书面的保证性文件。它是以自己的信用向受益人保证只要履行了合同中规定的责任义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款项,若其违约,受益人就可以获得赔偿。

三、出口收汇风险的浅析浅析

本文偏重信用证收汇风险的浅析浅析:

(一)汇付风险

汇付结算方式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中用得最多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种统一的对进出口双方都有效的约束机制,与跟单托收和跟单信用证比较,汇付具有较高的风险,安全性也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双方而言,汇付风险可以笼统的理解为“钱货两空”的可能。按照出口商承担风险的大小,依次可分为:
1、赊销(O/A Open Account):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没有得到进口商的任何付款或者付款承诺,就完全丧失了对货物的制约权,出口商能否得到货款完全依赖于进口商的信誉,而没有任何具体的措施强迫进口商在一定的时间内清偿债务。而进口商则在没有支付任何货款的情况下得到了货物,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货物。
2、货到付款:就是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后 T/T”。进口商提货后再将货款汇付给出口商,是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的单方融资渠道,并且出口商要承担进口商拒付的风险。
3、预付货款:在实务中通常称为“前 T/T”。根据进口商前期汇款的多少和比例又可以将“前 T/T”分为“全部前 T/T”和“部分前 T/T”,在这种方式下,既保证了出口商的利益,也削弱了进口商的风险。

(二)托收风险

托收结算方式是一种纯粹的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虽然一般是通过银行的,但是银行仅仅是作为出口商的委托人,不承担任何付款的责任。信息非对称是托收结算方式中引起出口商风险的主要理由。
1、进口商的“道德风险”。即在出口商并不完全掌握进口商的资信和经营作风情况下,形成了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的信息非对称。一旦发生资金周转不灵,或进口地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商品下跌等情况,进口商就会长时间拖欠出口商的货款,甚至拒付货款。
2、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进口商可能会因为进口国的战争骚乱、罢工、未能取得进口许可证、进口国的外汇管理等理由造成不能按时付款。2002年X公司和委内瑞拉一个客户以预付定金的方式成交一批货物,当货物抵达对方口岸后,由于委内瑞拉突然宣布实行外汇管制,使得进口商迟迟不能付款,进出口双方都没有任何办法。
3、进口国业务习惯风险。对出口商而言,一般情况下承兑交单方式所面临的风险比付款交单方式要大一些。在实际业务中尽管出口商以D/P方式与进口商达成交易,但在南美一些国家,由于当地存在一些习惯,通常把D/P方式等同为D/A方式,这样出口商以D/P方式所做的交易在这些地区通常被按照D/A方式处理。因而出口商如果不事先了解该地区的习惯做法,就可能导致收汇失败。

(三)信用证风险

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发展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参与过程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它把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来履行,从而保证出口商安全迅速收到货款,买方也可以按时收到货运单据,得到货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商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同时为进出口双方提供了融资的便利。所以,自信用证出现以来,这种结算方式发展很快,并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信用证的内在交易基本原则存在导致欺诈产生的理论缺陷,存在着很强的利用单据进行欺诈的风险;同时,由于信用证是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自足性文件,对单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单据上的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信用证拒付的风险,存在着较多的操作性技术风险。与单据有关的这两种风险是信用证最重要最常见的风险,是出口商不得不面对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出口商“钱货两空”。

(四)银行保函风险

严格的说银行保函不是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它仅仅是银行向受益人开立的保证性文件,银行作为担保人以第三者的身份保证被担保人如果未向受益人履行某项义务时,由担保银行承担保证书中所规定的付款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必须承担银行和进口商方面存在的双重风险。在保函方式项下,银行的担保责任有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分。若受益人根据保函条款直接向担保银行索偿,担保行就承担第一性的付款义务;若受益人根据保函条款先向被担保人索偿,并在被担保人被法律强制执行而仍无力补偿时,再向担保行索偿,担保行就承担第二性的付款义务。后一种保函对受益人十分不利。同时,保函业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惯例可供遵循,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仲裁时将面临缺乏统一规则的困境,受益人的权利也就很难得到追偿。

(五)汇率风险

当结算货币和进出口商本国货币不一致时,就可能因为汇率的波动给经济交易主体带来经济损失或利益。国际贸易结算中汇率的变动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捉摸性,尤其是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汇率波动十分频繁,难以捉摸。2005年7月中国政府突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提高2%,结算汇率由原来的1美元兑换8.2641元人民币,变更为1美元兑换8.0988人民币,使得中国出口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交易损失2%的利润。但是汇率的波动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汇率总是围绕某一值上下浮动,体现汇率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新浪财经 http://www.sina.com.cn 2007-0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3]卓小苏 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J]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年4月
[4] 李明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2006年
[5]世贸无忧网http://news.wdtrad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