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内部制约制度探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探讨了家族企业内部制约制度,从浅析浅析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制约近况入手,剖析了家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家族企业内部制约的倡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 内部制约 倡议
家族企业是全球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世界上有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近几年,我国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然而,在家族企业辉煌的背后却陷藏着企业内部制约薄弱的一面。可见,探讨家族企业的内部制约在当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内部制约理论

一般说来,内部制约概念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内部牵制、内部制约、内部制约结构和内部制约框架(朱荣恩,内部制约理论概述)。其中,内部制约框架是以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制约一整体框架》研究报告为代表,根据COSO报告的精神,内部制约可以理解为“由管理局设计((devised),董事会核准,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maintained)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包括经营的家族企业效率与效果目标: 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等)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process)”。在外延方面,COSO认为内部制约系统包括五个组成要素:制约环境、风险评估、制约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其中,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是传统内控理论所没有的,对制约环境之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立体框架:为了实现其目标,一个企业应当在培育一种积极的内部制约环境的基础上,识别、衡量和评估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突出风险点;然后针对这些风险点设置各种制约机制,并不断对上述整个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审;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则为这整个过程提供方便。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系统。

二、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制约近况

(一)缺乏优越的内部制约环境。

我国家族企业从整体上讲,经营者的素质不是很高,而约束员工行为的大多是非正式制度或者是以亲属关系维系的工作关系,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标准及行为准则。管理者缺乏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长远考虑,员工也多着眼于短期利益。从组织结构上看,股东以自然人为主而且占多数股权,股东之间、股东与关键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亲缘或亲友关系。董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有着绝对的权威。董事长往往兼任总经理,关键管理人员由董事长任命,基本上由家族成员担任,以制约各关键职能部门。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评估是指管理层识别和浅析浅析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浅析浅析。风险识别包括对外部因素(如技术发展,竞争,经济变化)和内部因素(如员工素质,公司活动性质,信息系统处理的特点)进行检查。风险浅析浅析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如何管理风险等。

(三)制约活动宽松,考核目标相对简单。

制约活动是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实践中,制约活动形式多样,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类:

1.业绩评价2.信息处理3.实物制约4.职责分离。

(四)信息和沟通渠道不畅通。

为了使职员能执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家族企业信息的加工与搜集不够重视,只注重它与外部的沟通和内部信息的顺流(自上而下)沟通,而不注重组织内部的横向沟通和逆流沟通。企业的会计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家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却存在着与外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家族企业内部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和使用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浅析浅析在现代信息时代显得极为困难。

(五)监控体系失效和缺位不足较为明显。

监控分为持续性监控和间歇性评估两种。前者在经营过程中进行,通过对正常的管理和制约活动以及员工执行职责过程中的活动进行监控来评价系统运作的质量。后者则是由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其他人员如内部审计人员实施的再监控。由于缺乏社会审计监督,再加上政府约束的失败,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家族企业对自身的监控十分薄弱。在大多数家族企业中,监事会成员来自家族的内部或管理层,监事会形同虚设。对内部制约的缺陷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向上级报告,内控系统有效性的评价也基本流于形式。

三、家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不足的剖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产生不足的根本理由。

家族企业的产权背景决定了原来家族占有大多数的股份,因此家族企业必定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在进行决策时,往往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处于弱势地位。比如,意大利许多公开上市的大公司都由创建者或他们的后代掌管,他们都拥有至上权利,实施专制;通常是白手起家,懂得招募一些财务精英。帕玛拉特公司董事长(坦齐)的助手说,坦齐自始至终都将这个总部设在科莱基奥的公司视为家族所有,即使1990年公开发行股票后也未曾转变。尽管帕玛拉特公司的规模大大扩展,然而其治理结构却保持未变。其公司董事会成员,不乏银行家,但由于与董事长关系密切,起不到应有的制约作用。更谈不上监事会的设立、外部董事的引入 。

(二)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是导致管理混乱的重要理由。

内部制约制度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而言的,内部制约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内部制约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保护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以及推动各项法律政策
的遵守。当前在我国一些家族企业中内部制约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一是内部制约意识薄弱。有相当一部份企业领导尚未认识到内部制约对企业经营的重大意义。二是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内部牵制制度、回避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费用制约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缺位,会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失真。三是内部制约制度执行难。较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纠,一切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家长制”的作风较为严重。四是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不足。

(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制约权利高度集中,个人利益膨胀,缺乏制衡机制。

治理家族企业存在的不足,首先应解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经营制约权过于集中以及个人利益膨胀的不足。比如,帕玛拉特公司董事长(坦齐)对账不以为然,坦齐的律师称,坦齐承认过去十年间盗用了约5亿欧元的公司资金,主要用于帮助陷于困境中的由他女儿管理的帕尔马旅游公司。由于外部监督人员寥寥无几,坦齐发现从帕玛拉特抽调资金很容易。前财务主管在2003年3月份辞职之前曾执掌帕玛拉特金融公司的财政大权16年之久,并保留着公司常务董事的职位。他在接受司法机关调查时承认公司的重大决定都是在与董事长和公司的律师两个关键人物商谈后做出的。他还承认为弥补公司资金的不足,帕玛拉特事实上从10多年前就开始做假账,来蒙混投资者。个人利益膨胀,制衡机制失衡,是家族企业长治久安的主要障碍。

四、加强家族企业内部制约的倡议

由上文家族企业近况浅析浅析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的内部制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纵观当今优秀企业的经营管理,任何企业如果要获得市场竞争的领先地位,合理规避风险;有效的内部制约都是必不可少的。囚此,结合家族企业内部制约近况,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倡议,以期给当前我国家族企业改善内部制约带来一些启发。

(一)优化内部制约环境。

首先,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的素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通过企业家不断的学习,家族企业将获得新的发展思路,从而影响着家族企业的组织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家族企业的诚信氛围也会更快地得到培育。其次,家族企业在组织结构建设应当加强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尽管家族企业在实施董事会作用时将面临权力的质变,但从长远看,这将使家族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趋于现代公司的治理模式。再次,家族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来,使企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可以说,人力资源的政策是内部制约的血液,企业员工的胜任能力与正直性取决于企业的人才政策。

(二)建立实施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监督评价。

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授权评估批准体系,企业管理人员要定期监督评价企业内部制约的效果及风险;其次,内审部门也要定期对内控系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价,并及时将发现的内部制约缺陷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加强监事会(或市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结合每年的年审,外部审计中位对本企业的内部制约提出的倡议进行改善;加强外部监控的力量,对家族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进行内部制约的培训,使之了解到内部制约的重要性,认识到风险评估机制在规避风险的作用。

(三)转变对信息和沟通的认识。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制约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企业能够对策性地使用信息系统,内部制约的有效性必定会得到提高,同时企业将会有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在信息方面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沟通方面也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制约信息系统的走向。首先,一个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和遵从性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其次,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包含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这些系统包括那些以某种电子形式存储和使用的数据系统,都必须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安排加以支持。最后,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参考文献:
[1]王桂莲. 改善家族企业内部制约和内部管理的措施[J]. 行政与法。2005.7
[2]朱荣恩. 内部制约评价[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3]朱瑞华. 试论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制约环境的优化[J]. 企业活力. 2006,4
[4]彭晓辉.COSO报告与中国家族企业内部制约理论浅析浅析[J]. 企业经济,2006,3
[5]贺志锋. 论家族企业的定义[J]. 当代财经.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