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思考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针对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面的诸多问题,给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高校后勤模式给高校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极大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1999年l1月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全面加快,经过一系列摸索和实践,改革已取得长足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将后勤组织从行政管理系统中剥离,且正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过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工作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进行的改革。但是,在我国目前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十分发达的“过渡期”内。后勤社会化仍面临诸多问题.使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效与期望有一定的差距。追根究底.这些问题源自于高校后勤的产权不清,以及法人主体地位的缺乏.对于责权不清晰、管理体制不规范、财务体制不健全、核算体系不完善等,它们正是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开展的根本问题所在对于问题的解决,需要针对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明晰产权关系,全面清产核资高校后勤社会化,首先应该是企业化和市场化,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对高校后勤实体提出的现实要求。把原来属于事业型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转制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所规定的企业法人经济实体,这既是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新型后勤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对后勤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是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高校应聘请社会正规的事务所来对后勤资产的价值进行确定,盘清学校后勤的国有资产和后勤自有资产(包括集体、个人资产),并明晰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资产管理保值增值责任,从而实现有效激励和约束二、理顺高校与后勤实体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产权的界定,由于后勤企业对学校资产没有所有权,所谓从学校的完全剥离及所谓的资产评估,绝大多数是没有相关法律的保障。在后勤逐步社会化的过渡期内.目前各高校对于后勤的资产使用,基本实行优惠价租赁或零价.在过渡期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实体对学校资产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实现的方式有进行有偿使用或计提折旧。在资产的划拨手续时.后勤实体应配合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和审计部门对现有的资产进行认真清查核实,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办好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手续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手续。
后勤社会化的资产管理问题,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中能做到的是对学校的国有资产,在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清查核算并做好产权登记.确保国有资产在理论上的保值、增值。
三、理顺高校与后勤实体财务关系。重塑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理顺学校与后勤实体的财务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前提。学校应当根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和加强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切实需要,规范两者之间的财务活动,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体制。
因此.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理顺学校财务和后勤集团财务的管理体制非常重要,后勤财务反映的是一整套的资产、负债、收支、结余的情况,这是建立在资产完全剥离基础上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初期阶段,在没有取得资产所有权以及独立法人资格的条件下,学校要实行校内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方式,以支持补助下级单位的经费支出,同时积极扶持后勤实体稳步进入市场,最终得以实现后勤实体真正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体制的独立运转。当后勤社会化改革过渡期满后,对后勤总公司的会计委派应当终止。集团将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财务体制,其财务部门应自觉接受国家税务部门、工商部门、外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和检查。
四、转变观念完善财务评价机制,逐步对后勤经济实体实行成本核算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后勤企业要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活动的成本问题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后勤实体管理系统具有公益性质,但是又不同于追求利润价值最大化的公司企业。既要维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目的,同时在追求利润上,又要以保障学生的利益以及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为相关前提,所以后勤企业成本核算是后勤社会化发展中财务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通过市场交易得到相应的服务变得容易,交易的成本也极大的得到降低,使得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实现全成本核算成为可能。全成本核算是我国现代企业实行的成本核算方法,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后勤成本核算方法应该遵循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同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领导制度、人事及分配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在为学校提供教学及科研活动服务的基础上追求适当的企业利润。
五、规范服务收费管理后勤服务收费牵涉到高等学校的各个方面,后勤实体目前仍然是带有公益服务性的实体,所以其在服务收费计价方法上是区别于一般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企业的。若是后勤实体按照全成本核算计价或完全按照市场,则相关的服务收费标准势必会相对较高,这样虽保障了后勤实体的利益,但也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及师生的生活.如果一直实行准成本或优惠价,虽保证了学校各方的利益及稳定,但是却难以使后勤实体快速进入市场,实现真正的后勤社会化市场,两者在目前情况下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所以,改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是后勤走向社会化的必然措施。高校作为后勤实体的主要经营决策者,对后勤服务的收费政策具有指导性作用,即应该设立监察、审计、财务部门及师生代表组成收费听证机构.对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这样既能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利益.又能促进后勤企业规范经营,保证后勤服务收费合情、合理、科学和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六、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力量给予后勤集团自主权的同时,管理和监督力量亦要大幅加强。一是针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明确相关责任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要求和责任:二是针对后勤服务实体,尤其是社会实体,监督其服务质量和服务:三是针对高校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良性发展七、深化对高校后勤及后勤实体性质的认识,探索向非盈利性会计制度的转变高校后勤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并且后勤实体不应该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法人。高校后勤的公益性,源于教育的公益性。高校后勤公益性决定了它的非赢利性.他们的设立和运行都是独立的.有别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以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宗旨及后勤实体的规划运转为前提。衡量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其标准是后勤服务能满足大学教学、科研、师生需求和适应学校的发展。这种特性的需求具有社会产业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自身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变化,需要后勤部门不断的发展和努力,以求得发展和服务的和谐、协调。所以,在向非盈利性会计制度的转变的探索能更加专业的适应未来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的理财环境,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只有开拓思维,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的新思路,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选择适应各自特点的财务运行模式,为高等学校后勤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促使高校后勤真正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