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院成本核算设想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本文从我国医院实际情况出发,总结我国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医院以及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先进理论和策略,概要论述了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介绍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步骤及存在的主要不足,就逐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不足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关键词:医生 成本核算 效益 存在不足对策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与内容

1所谓医疗成本,一般是指医院在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它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进行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一般医院可分别核算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检查、治疗、化验、放射、手术、分娩、输血、输氧、其他及药品、制剂等13个项目。除此,对辅助科室和行政管理科室也应单独进行核算。
2医院成本费用的构成。原则上以现行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为基础,各项开支范围是: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业务费、折旧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消耗费及以上未包括的可列入成本的其它费用。
3医院成本核算的种类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两种。从发展趋势来看,变动成本法相对比较实用,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确实能起巨大作用。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客观必定性

1医院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革新的不断变化,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可避开地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医院既要面对政府对医疗服务的福利性定价,又要面对市场上各种原材料的价值规律,加之一系列卫生革新措施的出台,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已在逐年降低,使医院不断面临着新的不足与新的考验。因此,卫生机构必须在思维方式上、经营管理体制上及核算策略上更新观念,由过去单纯的消耗福利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这是新形势下摆在医院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2医院成本核算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定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医疗服务行业的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院作为供给方,提供的医疗服务具有即时性、专业性、不确定性和无误性等特点,以满足患者需求为重点。患者作为需求方,对医疗需求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和效益外在性等特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受政府卫生服务政策甚至医院管理规章的影响。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制革新的深化和完善,需求者卫生保健知识的提高以及法制观念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消费观念也将日渐成熟,就医的主动性及选择性将更大。我们通过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调研,发现病人选择哪个医院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①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②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③医院的就医环境,合理的医疗收费。我们也曾问过病人,收费是低廉还是合理好,他们认为并不是越低越好,中小医院可能收费很低,但病人还是选择大医院,患者只要费合理。而成本核算。对这三个因素都有推动作用。

二、当前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不足

尽管目前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实践中得到肯定,但医院成本核算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不能合理分流

在推行两级成本核算的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劳动人事制度的革新,计划经济下的用人制度依旧束缚着医院管理层的手脚,个人自由度大,而单位用工不灵活。个人只要联系到好的单位,说走就可以走,而单位要辞退一个人却困难重重。

(二)减员增效和分配模式不尽合理

对有收入的科室制约得严,对无收入的科室制约得松。成本核算一般是以有收入的科室即临床科室为一个核算单位,计算其收支、结余及资金;而对无直接经济收入的科室,即对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采取平均奖的方式发放资金。临床科室对成本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使用物品数量的制约,由于这一机制直接与科室资金挂钩,这部分成本制约的力度较大,效果较好。而对物品的制约则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事先制约,物品采购主要发生在行政和后勤部门,由他们负责确定价值。医院对大型基建工程和大型设备的比较重视,常采用公开招标和审计手段降低,但忽视了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的。这些材料和用品又是长期使用的物品,其用量很大,由于这类科室拿平均奖,其资金与物品采购的质量和无关,即责任与利益相分离;在管理过程中又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致使成本制约效果不尽人意。

(三)知识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实行“总量制约、结构调整”办法后,医院的药品收入与科室总收入脱钩。从而在客观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效益普遍较好的医技科室中的医技或护理人员的资金水平远远高于知识层次相对较高、而且风险大的临床医师和主任,出现了所为医院内部的“知识倒挂”现象,利用传统成本核算的结果,导致了检查、检验部门的资金高于临床一线部门,创收多的部门的护理、技术人员的资金又高于利润低的部门医师资金,形成了医院内“知识倒挂现象”。医生是决定医院工作量和效益最关键的因素,护理、技术人员的任务是辅助医生各项诊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显然,这种资金分配对刺激医生的积极性是不利的。

三、逐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设想

(一)革新医院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总会计师制

落实医院经济管理组织机构,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医院虽以医、教、研为主,但经济管理却是医、教、研的载体,经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教研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将经济管理的工作划入财务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财务部门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曾经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医院经济管理已波及到医院经营管理的范畴,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既要有管理才能,又要熟识医疗技术知识,才能准确地对医院的医疗动作提出运营对策,这些都不是财务部门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因此,医院应引进管理人才,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以协助院长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医院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要适应医院资金运动形式和医院革新需要,核算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等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医院财务机构要以组织合理收入、支出、减少浪费、提高医疗效果和劳动效率为其工作的基本任务。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计划经济行为。医院财务部门通过制定收入计划、支出计划、固定资金计划、流动资金计划以及专用基金计划,明确医院财务工作的任务和方向。
2、制约经济过程。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有服务成本消耗。为了进行价值补偿,提高医院经济收益,财务部门必须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约制度,制约整个经济过程,从物资的采购、保管、出库、消耗到收回补偿都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监督经济活动。对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制剂生产、后勤、行政管理所需的一切资金、财产、物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4、参与经济决策。实行核算员制。核算员就是核算科室财务负责人,他不仅对科室负责,而且还要对医院负责。核算工作不再只是会计核算,还包含业务核算、统计核算,要能正确反映科室增收节支情况,浅析浅析评价科室经济情况。核算员深入到科室进行科室核算,不仅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增强经营管理意识,而且还能影响和带动科室其他人员参与科室经济核算,帮助他们理解科室核算的正确含义,做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二)以全成本核算为导向,搞好院科两级成本核算与管理。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革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转变,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医院了经济收益越大。因此,要求医院全体员工提高成本效益意识,参与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人人当家理财,才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实行院科两级核算,成立院级成本制约中心,把各科室划分为各个责任中心,通过核算,收集科室各项工作量以及完成工作量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正确地计算出医疗项目的综合成本和单位成本等。革新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医院的经营管理。要建立成本会计制度,实行院科两级核算、一级分配,加强经济管理,实现全员全程成本制约,保证医疗服务优质、高效、低耗。将分配制度革新与人事制度革新结合起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文兴,秦永方等医院成本核算
2张炳年等.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存在不足及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3,10:40-42
3胡守惠.医院成本预算近况与对策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03,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