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必要性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及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本文将从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一、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处理过程正确,输出信息准确无误;二是指系统运行稳定,不易发生故障,且便于扩充和修改。
为了使开发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达到可靠性的要求,其开发和设计必须遵从一定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并对其过程实施严格有效的审计和监督控制。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观点,系统开发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系统的开发过程都被划分成了许多阶段,而在每一阶段都必须制定一定的审计规范,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发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审计主要体现在:
11 审查数据流程图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描述是否正确,审定数据词典对数据流数据属性的描述是否完整。
21 审查系统设计是否科学、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
31 检查系统对输入数据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测,系统的输出是否满足目标的要求。
41 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是否采用易于修改和扩充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或面向对象的方法。
51 审查处理过程及程序对处理过程的描述是否准确无误。
61 各种说明资料是否齐全等。
总之,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对系统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资源不受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使计算机系统能得以正常运行,必须对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措施进行审计。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
11 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雷电、台风等。
21 非故意性错误。如硬件错误、软件错误及使用错误等。
31 计算机犯罪。如对数据或程序的盗窃、盗用、非法篡改及破坏等。
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不仅要对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过程进行安全性审计,同时,还要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及使用进行安全性审计。
1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审计。主要应审计数据与程序的加密手段;系统保密口令字功能是否设计;软件中内部控制制度功能是否具备;是否具有数据备份的处理功能;是否具有计算机掉电后的数据恢复功能等。
2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及使用审计。主要应检查系统在物理方面是否具备必要的防火、防水、防盗措施;系统在管理方面是否建立有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运行使用效率,对其效率进行审计也是非常必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效率的因素主要有:
11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及系统开发各阶段进度的控制。
21 系统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程度。
31 数据的输入速度及处理速度。
41 输出信息的质量。
51 查询的响应时间等。
61 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在开发阶段系统目标不明确,缺少细致地调查与分析,如果在还没有明确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就急于购置各种硬件设备,花巨资建造机房,很容易造成硬件设备得不到合理使用,浪费资源;如果系统的开发单纯模仿手工的处理过程,肯定会使得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及会计的管理职能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在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进行审计时,要审查系统的开发方法是否合理;对系统开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是否准确及时;输出信息的质量是否能满足管理的要求;用户的使用是否方便;是否节省了人力;输出信息是否有过剩现象等。
四、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合法性、合规性。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合法、合规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过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等,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规,财政部统一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了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计时,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过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其符合性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合法、合规性的目的。